在“十四五”收官之年,福建省立新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新船舶”)以昂扬的姿态,在波澜壮阔的海洋装备制造领域奋楫争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度成绩单,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卓越的制造实力。
一、业绩斐然——交付与订单双线飘红
本年度,立新船舶生产节奏紧凑有序,成果丰硕。截至目前,已成功交付各类船舶8艘,并有2艘处于待交付状态,圆满达成年度阶段性目标。更令人振奋的是,公司手持订单充足,生产任务已排定至2028年上半年,为未来两三年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产值方面,公司预计2025年将实现产值约8亿元人民币,而展望2026至2027年,累计产值有望突破24亿元大关,增长势头迅猛。
二、产品多元——国际国内市场比翼齐飞
立新船舶坚持多元化产品战略,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在国际市场,公司成功向阿联酋、印尼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输出高端船型,主要包括技术先进的客滚船、高效节能的集装箱船以及适应性强的登陆艇,彰显了“中国智造”在国际船舶市场的竞争力。其中,为阿联酋船东建造的68米甲板运输船系列3艘新船顺利吉水与成功交付了2艘新船,不仅是公司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也为深化国际合作、促进互联互通注入了新动能。
在国内市场,立新船舶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打造了涵盖成品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登陆艇等在内的代表性船型,服务于国内航运与海洋经济多个领域。例如,为福建中之洲船务建造的950TEU集装箱船、为厦门福海顺船务有限公司和泉州弘旭船务有限公司建造的1765TEU集装箱船、以及700TEU集装箱船“长海百色”轮等的接连开工与吉水,体现了公司在集装箱船建造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市场认可度。
三、重点突破——高端船型与新兴领域齐头并进
立新船舶不仅在传统船型上持续发力,更在高端、特种船舶领域实现重要突破。今年,公司成功建造并吉水了101米冷藏鱼粉加工船“浙普渔加10279”轮和69.8米冷藏渔业加工船“闽连渔冷60267”轮。这些船舶相当于移动的海上综合加工平台,能够实现捕捞渔获物的海上即时加工,极大地提升了渔业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减少了污染,引领了海上水产品加工模式的新变革,展现了公司在海洋工程装备创新方面的前瞻性与技术实力。
同时,大型化、现代化船舶的建造能力不断提升。为印尼船东建造的108米客滚船“立新68”轮顺利吉水,以及3300TEU集装箱船、680TEU集装箱船等项目的开工建造,标志着立新船舶在船舶大型化、技术复杂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四、强化合作——产业链协同与内部管理共促提升
立新船舶深知合作与内功的重要性。在与国内外船东的合作中,公司始终秉持紧密协作、精益求精的态度,确保从开工、吉水到试航、交付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质量与进度。例如,在与福建中之洲船务、厦门福海顺船务等客户的再次合作中,公司注重传承宝贵经验,优化工艺流程,强化项目协同,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此外,公司积极拓展产业链合作,在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上成功签署“8台出口船专用柴油机”合作协议,实现了与配套企业的强强联合,提升了整体竞争力。同时,立新船舶持续加强内部管理,激发团队活力,推动技术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高效的机制保障各项建造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五、展望未来——锚定蓝图再启航
站在年度冲刺的关键节点,立新船舶正全力以赴,以当前取得的优异成绩为基础,积极迎接“十五五”新征程的到来。展望未来,立新船舶将继续深耕海洋装备制造领域,坚持创新驱动,优化产品结构,深化国际合作,以更多精品工程服务国家战略,拥抱全球蓝海市场,为谱写海洋强国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大的“立新”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