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矢志进取 岁月如歌———马尾造船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

日期:2009-01-14  来源:马尾造船厂  作者:林樱尧   点击: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 京召开,会议提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变,一个伟大的时代开了。

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地处马江之畔,一家古老的造船厂似乎并未意识一个伟大变革时代的到来。但浓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革”邪风已开始淡化。这一年的86,“福建省马尾造船厂”公章取代使用了十年的“革命委员会”印章。1130,一艘国内首制的科研船舶产品、排水量70吨的侧壁式汽垫船进行了试航,最高时速达38海里。这一年,厂里还建造完工了四艘1000吨级沿海油轮。马尾造船厂还有上级下达的91000吨油轮建造任务,工人们按部就班地干活。至1980年,这批油轮建造任务完成,工厂创利54.21万,全厂职工1827名。

按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我们的干部职工非常习惯,因为一百多年前晚清船政时期就是这么干的。从官办企业到国营企业,只要能进入马尾造船厂,这个饭碗还是不错的。上级的指令性生产计划不是硬指标硬任务,工期推迟,质量差一点都说得过去,成本多少反正都是公家的,无所谓。不知不觉中,工厂养成三大痼疾:承造的船舶产品周期长、成本高、质量差。1981年,当外部市场悄然发生变化时,马尾造船厂年终盘点,经营亏损62.97万元。次年,亏损额攀上198.85万元。据说,那时国营企业亏损额达一百万元,都要上报国务院。

这时,改革开放的春潮已经在祖国大地激荡,很多企业焕发了生机。然而马尾造船厂却受到沉重的打击,因为我们没有了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要吃饭,就要到市场找米下锅,“米”在哪里?能找到吗?全厂一片茫然。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马尾造船厂的出路在哪里?

一个值得福建人民永远怀念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真心实干的省委书记项南同志。项南审时度势,提出福建的发展要结合地域实际大念“山海经”,因此,福建的船舶工业要振兴起来。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组建“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统筹全省船舶工业生产。198311公司挂牌成立,马尾造船厂作为当时我省最大的造船企业,从省交通厅航运管理局移辖省船舶工业公司。公司董事长郑重50年代初曾担任过上海江南造船厂厂长,颇具战略眼光,发展意识强烈,且具有很旺的人脉关系。

针对马尾造船厂的现状,船舶公司提出三大改革措施,制定一大发展方针。三大改革措施是:一、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首先从上海等发达地区引进一批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包括836月出任厂长的林镇光,再而从企业基层选拔一批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充实到各级管理部门,如郑吉石、林奋、张玉、詹毅等,改变了以老工人为主体的管理干部队伍结构,企业生产管理面貌焕然一新。此际,董敬知、陈金土、黄以豪、蒋享锋、周晓春、林国珍等一批从上海交大等各名校毕业的大学生也跨进了厂大门,在车间基层模爬滚打。二是打破大锅饭,实行浮动工资奖励办法,超产奖金出现了。首先在船体车间试行,干多干少不一样,职工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修船生产还试行集责、权、利为一体的半封闭式承包经营。三是与上海江南造船厂等国内先进造船厂家开展“技术合作”,直接吸收外部先进的造船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一大发展方针是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开工建造5000吨级近洋货轮。1983年,工厂提出了“矢志改革开放,振兴百年船厂”的响亮口号。这一年,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人员的援助下,我厂顺利建造成功福建省有史以来最大吨位的5000吨入级近洋货轮“盖山”号,年工业总产值1431.39万元,减亏150万元。

尝到改革开放甜头的马尾造船厂,在此后的二三年中,大步迈开发展步伐。19843月,林镇光厂长参与了著名的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呼吁“松绑”公开信签名,在中国国企改革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这一举动折射到厂内来,工厂成立了经营部,自主对外承揽造修船业务和非船钢结构工程,马尾造船厂终于向市场化经营跨出了第一步。1984年全年造船6艘,合计4280载重吨,盈利30.25万元,摔掉了亏损帽子。

要改革就必须对外开放。在省船舶工业公司安排下,1985年春,日本造船专家稻井秀穗和岛中幸弘来到福建,向马尾造船厂传授日本先进的造船管理经验,并进行生产工艺技术现场指导。同时,厂里派出了工段长以上管理和技术干部40余人赴日本大阪造船所研修。紧接着,荷兰驻华大使斯密森博士来厂访问,在省政府的支持下,促成荷兰IHC公司与马尾造船厂联合建造2300立方米耙吸式挖泥船。这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技术含量工程船成功建造,让马尾造船人领略了当今世界先进的造船工艺的船舶性能。

伟人邓小平早在他刚复出的1977126就提出:“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要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提高起点,引进新技术,要一学二用三改四创”。次年6月他再次指出,“国际市场有出路,我国造船业应该打进国际市场,要有信心……”。

19821月,新中国新一艘出口船驶向国际市场,上海、大连走在了前例。他们都是部属大造船企业,不但造出口船,也几乎垄断了国内市场。作为省属地方企业的马尾造船厂,明显感到“国家队”的挤压,承揽国内船舶订单十分艰难。其时,国际船市看涨,工厂决策层决心放手一搏,依托地处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理优势,调整产品结构,冲向国际市场。

1987年,我厂承揽了香港客户41800吨级集装箱起重船,经过精心建造,一举获得成功。香港媒体报道:古老的马尾造船厂也造出口船了。首战告捷,客户慕名而来,至1990年底,工厂共开发船舶产品15项,其中有各种型号起重驳船、甲板驳船,25浅水拖船、1000吨开体泥驳船、600KW围拖网渔船等,出口产量达37艘,业务涉及东南亚和南美洲。修船也逐步开始承揽外籍货轮修理业务。

客观地说,我们当时造出口船,是“逼”出来的,并不十分了解国际市场风云变幻。19891月,我厂与香港超富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16600KV围网渔船的建造协议,产品销往南美洲的秘鲁。当年12月,建成的第一批共8艘渔船由二万吨级半潜驳“红河口”号运往秘鲁。我们为产品成功出口到南美洲而欢呼,同时赶工建造后续的8艘同型船。然而,一年半后,这批装饰一新的渔船排列码头,“红河口”半潜驳却再没出现。由港商代签的出口秘鲁渔船合同被取消,这批毁约的渔船,直至十年后才折价改装卖给西班牙等国船东,亏损经营。马尾造船厂冲击国际市场付出了一笔沉重的学费。

1990年前后,工厂造浅水拖船,造甲板驳船,甚至为长乐梅花渔民造小型渔船,这些被业内人士称为低级产品的船舶,为马尾造船厂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前行的步伐停滞。

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新型海洋运输集装箱船,经过十余年的营运实践,得到了航运商的认可和青1991年初,德国阿明·克伦伯格航运公司来到中国,寻求合作伙伴。他们要建造一批7300吨多用途集装箱船。德国船东对船舶产品质量要求很高,履行合同严格,使国内不少船厂谈“德”色变,退避三舍。经过再三权衡,工厂领导班子果断决策,揽下这笔业务。因为不谋求突破,就是等待死亡。

一批工程技术人员飞往汉堡,参与德国设计公司的技术设计和生产设计,如饥似渴地吸取高技术等级船舶的建造要领。19911016,我们为德国船东建造的第一艘7300集装箱船开工了。经过一年零六年月有奋力拼搏,这艘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米爵”号集装箱船宣告完工,于19934月成功交船,这是一个应予记取的日子,马尾造船厂从此攀上了造高级出口船的新台阶。19941月,第二艘姐妹船“温妮莎”号也建成出厂。紧随其后,为香港招商局建造的两艘同型集装箱船“豪乐”号和“豪安”号,也在这一年内完工交船。

1994年至1996年间,马尾造船厂牛气冲天,顺畅地建造出了7300吨级、7800吨级,8200吨级(660箱)三种型号出口德国的集装箱船,其中批量建造的四艘8200吨级集装箱船,悬挂德国国旗投入营运,为我国地方造船厂之第一家。这期间,我们还成功地为海军基地建造了4艘“917捞运雷艇。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感到惊讶,组织一批造船行家来马尾考察。他们看到厂区简陋,设备一般,管理粗线条的马尾造船厂,造出了一艘又一艘的出口船,心中很不服气。但他们也知道,马尾造船厂敢为天下先,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生产骨干,得天时、地利、人和之机缘,发展成果令人瞩目。这一年的12月,工厂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建厂130周年庆祝活动,省委书记陈明义、代省长贺国强等省市领导和一大批海内外嘉宾莅厂喜。

1997年初,83年进厂的大学毕业生董敬知被任命为副厂长,意味着工厂领导层知识结构的进一步提升。这年1月,工厂开工建造四艘10500吨集装箱货轮,首制船11月实现了下水。这批新船的船东,为国际著名的德国哥伦比亚船务有限公司,他们所拥有的船舶必须是世界一流的,也就是说对产品建造质量和营运性能有很高的要求。马尾造船厂干部职工经受着严峻的考验。经过奋力拼搏,1998年的9月,命名为“泰格·珍珠”号的首制船完工交船,也标志着福建省造船工业攀上了万吨级轮船的新台阶。

20世纪末,东南亚金融风波骤起,航运业萧条,波及造船业,接船难,造船难,交船更难,马尾造船厂又迎来一次严重的考验。

1999年初春的一天,三楼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厂领导班子正在举行会议。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马尾造船厂党委书记赵云方不停地抽烟,新接任的厂长王定市紧锁眉头。会议议题:经营接单。此际,工厂建造的第三号10500吨集装箱船已在码头舾装,第四号也是最后一艘同型船即将下水,后续船订单无着落。不是无船可造,而是造价太低,要不要承接新船,大家反复讨论,决心难下。接下低价位的船,明摆着要亏本,不接则无船可造,工厂或许关门。斟酌良久,勉为其难,先接单吧。410,赴欧经营小组先后与瑞士及德国船东签订了建造417600吨干散货船和3700箱集装箱船的建造合同。价格低,工程难,大家心中都有数,只希望在滚动生产中,或许能磨出生机。

航运业依然不景气,船东不急着要船。920第一艘17600吨轮开工,建造者们立马感到船东异乎寻常的严格,整天在鸡蛋里挑骨头,而我们的“鸡蛋”偏偏有“骨头”可挑。生产进度缓慢,工程屡屡受挫,职工情绪低落。而这一年的12月,国家经贸委以国经贸产业函(1999117号文件,发出《关于印发债转股企业建议名单的通知》,马尾造船厂列入全国601家实施债转股企业名单。次年3月,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了中国工商银行贷给马尾造船厂1亿元的债权,工厂改制工作启动。

生产依然艰难。20004月,随着第四艘10500吨集装箱船交船之后,两年多时间内,马尾造船厂再没有响起交船的锣鼓声。20001127,出口瑞典的一号17600吨干散货船下水,一号700箱集装箱船上台合拢;2001330,二号17600吨轮下水,二号700箱船上船台;49,第四号17600吨轮开工。船东船检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一些职工不知所措,严重滞后的观念转换为行为上的抵触,进度严重脱节,有的在造船进入了罚款期。

屋漏偏遭倾盆雨,一场天灾降临了。2001623日晚上11,诡异的“飞燕”台风掠过闽江口,正面袭击马尾,达到14级的强台风猛烈扑向厂区,刚投入使用一年的200吨龙门吊车轰然倒向江岸。狂风卷着巨浪冲击码头,一号、二号17600吨轮钢缆绷断,两船刮向江心,随着风暴过后的回南风,又被吹到江滨路马尾堤岸搁浅。厂区一片狼籍,生产设备和设施损失严重。清晨,风平浪静,几位退休老职工蹒跚进厂,老泪纵横。

马尾造船人的心撕裂般地疼痛,但悲痛很快就化成了力量。许多一夜未眠的干部职工奔向江滨路,抓住中午潮水托顶时机,齐心协力将两艘搁浅的17600吨轮拖拽出浅,那一刻,许多抢险人员泪流满面。围观的群众为马尾造船人的协心拼搏而感动,大声赞曰:马尾厂,不会倒!628,厂部决定,全厂中层以上干部每天延长两个小时工作时间,每周6天工作制。一道又一道动员令下发,劳累疲惫如影随形,一些悲观者悄然离厂而去。这一年1223日,纪念建厂135周年之际,向厂庆献礼的是:马尾造船厂实施债转股,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成立。

已调任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任副总工程师的董敬知出任公司董事长,林国珍任总经理,赵金杰任常务副总经理。为了扭转十分被动的生产局势,公司经营班子带领干部职工奔忙在船台和码头,寒冷的冬夜,挤出有限的资金,每晚在生产现场为大家提供一碗面条……

省委省政府关注着新成立的马尾造船公司,集团公司关注着马尾造船公司。20023月,董事长董敬知兼任总经理。履职的第一天,董敬知召开干部大会,指出:公司当前面临严重的局势,号召全体员工要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奋起拼搏。公司新的经营班子针对在建船舶全部陷入脱期罚款的严峻状况,提出交船是硬道理、克服困难只能靠发展来解决的工作思路,动员和带领全体员工打响交船攻坚仗。

一股暖流悄悄地在广大员工心中流动。生产资金严重匮乏,领导干部带头,广大员工跟进,大家筹款435万元借用公司,支持生产。副总经理晓峰扎进现场,摸清生产症结所在,当场发号施令,厂区里渐显生气。52,一号17600吨轮出海进行了五天的航行试验;529,修复后的200吨龙门吊进行通电试吊;626,为德国OPDR航运公司建造的第一艘700箱船签字交船。久违的交船锣鼓终于又敲响了。三个月后,二号700箱船签字交船、一号17600吨轮签字交船。短短半年时间交船三艘,干部职工信心大振。

经营接单是一门艺术。为缓解资金紧张状况,公司经营班子审时度势,果断承接了新加坡和卡塔尔船东的三艘工程船,要用新的项目融资,争取喘息再生之机。此时,果断接单的领导们并没有意识到,作为权宜之计而承接的多用途海洋工程船,几年后成为了公司的又一个当家产品。

2003年,国际船市回暖,机遇来临。公司经营班子以大手笔一举接下了6艘新型700箱船,造价可观。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管理落后、观念滞后、劳动效率低下三大难题依然困扰着企业的发展。董事长兼总经理董敬知苦苦地思索着,经与同仁反复探讨,公司一项重大举措出台:实施转换造船模式。并以此为切入点,重整机构,精兵简政,按公司法建立有效管理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并实施全新的薪酬激励机制。2003623,公司召开转换造船模式动员大会,提出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技术进步为基础,全面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的生产经营管理指导思想。一石激起千重浪,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劳动效率大幅度提高。这一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2亿元,比2002年度增加143.7%,员工人均收入11336元。

2004年的春天来临了。第一艘(4号)新型700箱集装箱船开工,德国船东提出,若在合同期内每提前完一个月交船,奖励10万美元!生产会议上,董敬知说,现在船市好,地下都是钱,如果没有得“腰椎间盘突出症”,弯腰“抢”钱吧。5月下旬,4700箱船上船台合拢,831下水,船台周期100天。1223,又一个厂庆日,第一艘(4号)新型700箱船成功交船,比合同整整提前三个月。船东乐呵呵地捧上30万美金,又签下了4艘同型船。

交船是硬道理的理念深中人心,甩掉包袱船,交好新型船,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一年的320,出口新加坡的250人居住驳船交付使用;326,出口新加坡已脱期多时的3000吨多用途供油轮交船离厂;525,出口卡达尔的一号58m供应船交船;126,艰难建造的包袱船、第三号17600吨轮圆满完成海上试航交验项目,20天后交船投入使用。这一年的1026,被称之为“海上法拉利”的一号、二号56m海洋工程船应用串联建造法,在1.5万吨船台同期下水;1028,为西班牙船东开发建造的第一艘7300吨集装箱/滚装船点火开工;128,为欧洲船东批量建造的700箱系列船订单已承接21艘。新船有序开工滚动建造,船台、码头生产繁忙,公司造修船呈现出久违的勃勃生机。

企业走向兴旺,一代新人在成长。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的张忠宽,20008月进厂时,工厂正处于低谷,好几位同学摇摇头走了,他却一头扎进车间基层练起基本功。张忠宽虽然个头不大却是有心人,凡做过的项目他都牢记在心反复琢磨。2005年,他担任56m船项目经理。56m海洋工程船船小设备多,施工难度大,工程质量要求高。张忠宽迎难而上,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遇难题就组织攻关。至9月底,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两艘56m船完工交船。与此同时,张忠宽还承担了最后一艘17600吨轮的码头舾装工程。这艘已下水两年多的“包袱船”是一块“硬骨头”,公司领导希望用6个月时间攻下来,彻底 “减负”。张忠宽攀上这艘大船,摸遍船上每一个角落,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和各作业课、各工种人马坚定必胜的信心,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各种难题,经过120天的苦干,比原计划提前60天攻下了这座“山头”。最后一艘脱期罚款的“包袱船”终于甩掉了!

2005年公司的生产热火朝天,相继开工建造的700箱船成为当家产品,工程进度不断加快。然而,极具前瞻性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董敬知不满足于现状,他在思索,须不断缩短船台和码头建造周期,发挥潜能快造船、多造船、造好船,才能过上好日子。他的思维引起公司经营班子的共鸣,也得到资深顾问黄德芬先生的理解和支持。1067日,双休日,700箱集装箱船生产总结会议召开。会上,董总提出,要把700箱船船台和码头周期双双压缩在50天内。与会人员嘀咕:能做到吗?尽管心怀疑虑,但大家还是认真剖析生产现状,排查制约瓶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再一次带动了生产的跃升。不到半年,在3.5万吨船台建造的9700箱船,船台周期45天,码头周期不到45天。

2005年是个丰收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5亿元,出口创汇1.26亿美元,完成造船产品产量10/62400载重吨,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经过近三年的团结拼搏,马尾造船终于走出低谷,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2006年,三阳开泰,惠风和畅。

元月15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莅临马尾造船公司,这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第一次到省属地方造船企业视察。马尾造船工人兴奋不已,激情欢呼,胡总书记满面笑容,频频挥手,并做重要指示:“中国船舶工业不仅要做大,面且要做强。”胡总书记的视察与指示,给了马尾造船人以极大的鼓舞,也是对马尾造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肯定。

这一年公司的生产计划稳步推进。当家产品700箱船品牌响当当,工程顺畅,进度又好又快,在德国汉堡博览会上被各国船东列为“标杆”产品,为国家争得了荣誉,系列船批量订单也达30多艘。

正当大家欢欣鼓舞,越干越起劲之际,一位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却经常在电脑前沉思。他叫王效权,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是7300吨集/滚船的项目经理。为突破这艘甲板层装载集装箱、舱内装载大型卡车的新产品建造技术难关,他一方面要精细编排生产进度,一方面要组织技术攻关。由于是首制船,并且是高技术含量的新船型,王效权绞尽脑汁。作为项目经理,善于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是他的长处。滚装船轨道液压难题突破了,艉门的密封难题突破了。921,这艘在1.5万吨船台建造的新船隆重下水,优雅壮观的造型引来人们啧啧称奇。

115,福州香格里位大饭店彩幅飞扬,马尾造船公司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麾下的广州远达航运有限公司建造四艘3.2万吨级散木运输船的签约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省长黄小晶、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中国船级社总裁李科俊等重量级人物出席了签约仪式,见证马尾造船公司迈出了产品升级的历史性步伐。

12月,公司举办纪念福建船政创办140周年、马尾造船公司成立五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社会各界目光再次聚焦马尾造船。饱经沧桑的古老船厂,捧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让中外嘉宾赞叹不已。这一年,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0.5亿元,上缴各种税费938.7万元,年节约降耗530多万元,造船完成产品产量9/7.33万载重吨。尤为引以自豪得是, 9艘交工出厂的新船,大部分是本年度开工建造的完整性船舶,其中包括一号7300吨集/滚船,且试航时间仅用一天。700箱集装船的船台、码头平均生产周期各缩短50天以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在厂庆日,公司投资建设的马尾造船历史陈列馆,隆重剪彩开馆。这座以船政轮机厂、绘事院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为基础的陈列馆,不但见证了马尾造船140年的不平凡历程,更充满着浓郁的船政文化氛围,特别是法国友人魏延年先生赠送的二十多幅珍贵的船政老照片,引起了参观者的高度关注。担任比中友好协会理事的比利时友人皮埃尔·斯卡福先生参观陈列馆后,心情特别激动,他由衷地赞叹,马尾造船公司为保护人类工业文化遗产做出了令人钦佩的贡献。

 

2007年初,公司董事长董敬知卸下兼任的总经理职务,集中精力思考马尾造船做强做大的发展方略。他与总经理艾国栋及班子成员反复探讨,逐步形成了走船舶总装厂道路的总体思路。321,省经贸委、省国资委主任徐钢,率两委有关处室来公司调研,听取了董敬知董事长的汇报,肯定了马尾造船公司走总装造船的发展计划。814下午,省委书记卢展工和分管工业的副省长李川,带领省、市有关部门领导来公司深入调研。卢展工书记察看了生产现场,仔细了解公司30万吨产能改扩建工程实施情况,考察了马尾造船走总装造船道路的初步成果,马尾造船新一轮发展思路,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赞成与支持。

走船舶总装厂道路,概而言之,就是以马尾造船本部为基地,拓展协作厂,分工合作,互利双赢,共同打造闽江口流域造船产业集群。福州仓山诚辉船厂分段制作量不断增长,长乐市二轻公司也扩大舾装件生产总量,平潭利亚船厂制造的集装箱船舱口盖逐步走上正轨,还承担了70m海洋工程船的船体建造工程。2007年,在各协作厂的有力支持下,公司造船12艘,迈出了跨越式发展的大步伐。

在公司办公楼三楼会议室里,挂着一张显眼的字幅: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顺境逆境,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团结在一起,以我们的智慧和大气,不懈地努力,为社会的进步,为企业的发展,为职工家庭和每个人的幸福,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马尾造船公司的企业核心价值观。2008年,我们在顺境中又迈开了前进的步伐,700箱集装箱系列船建造速度越来越快,其中34号船船台周期37天。至1215,随着最后一艘700箱船成功试航,我们顺利完成了总量达35艘的700箱船建造任务。317,两艘3.2万吨运木散货船点火开工,标志着公司造船生产向大吨位船舶产品的转型。1216,公司为全球最大也最具实力的美国潮水公司建造的第一艘70平台供应船签字交船,这艘具有二等动力定位功能的高技术等级和高附加值工程船的成功建造,赢得了船东的热烈赞扬,展示了公司开发建造新产品的实力。

129,公司整合了技术中心和省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和技术力量,与上海船舶设计院共同出资合作,成立了福建斯达瑞船舶设计的限公司。公司董事长董敬知揭牌开业庆典致辞中表示,将全力推动福建斯达瑞船舶设计公司高起点、高定位的跳跃式发展,优势互补,携手创新,打造全省一流的船舶设计研发中心,为做大做强福建船舶工业发挥重要作用。

2008年度生产顺畅,但也明显感受到了全球金融风暴袭来的寒气。为应对这场危机,1027,公司首次召开了全体管理干部和核心员工大会,大家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沉着应战。总经理艾国栋提出四大工作措施,要求大家迎难而上,做细工作,夯实基础,安全“过冬”。已经挺起腰杆的新一代马尾造船人,将是坚强的弄潮儿,任凭风浪起,敢在潮头立。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个春夏秋冬,我们风雨兼程,勇往直前。1978年,公司年工业总产值1294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6221元,人均月工资48.69元;2008年,公司年工业总产值17.03亿元,出口创汇1.97亿美元,人均劳动生产率19.8万元……

改革开放三十年,百年船厂换新颜,岁月如歌歌如潮,乘风破浪更向前。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75060.078 s, 2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