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随着行业自身的发展,一大批龙头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在产品的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些数控系统产品安上了“中国芯”。专家指出,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的新时期正在到来。
中国中高档数控系统走出“空芯化”阶段
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水平和拥有量是衡量其工业现代化程度、衡量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正是数控系统。虽然我国在低档经济型数控机床上的数控系统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但在中高档的数控系统方面还处于劣势地位。两年前,日本法那克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中国以12000台和7000台的销售数量,基本垄断了中国中高档数控系统市场。
但目前,这种中高档数控机床“空芯化”现象已经有所改变。
在第十届中国国际机床展上,纳米精密微型数控磨床、AB轴五轴联动立式铣车中心、巨型曲轴加工中心等一系列曾经长期依赖进口的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出现在中外客商面前。
“这些产品的集中出现,说明了我国数控机床行业整体实力的上升。一些龙头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改变着以往中国中高档数控机床及关键技术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于成廷这样评价。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提供的数字显示,过去五年来,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科研攻关、标准化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全行业平均每年完成科研项目100项以上。目前全行业拥有的近500项国家标准中,一半以上采用国际标准。行业初步建起了产、学、研结合、国内外结合的新型技术开发体系,已建立起国家超精密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精密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档数控工程研究中心等尖端科研中心,经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15家。
“随着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行业将彻底告别中高端数控系统‘空芯化’阶段。”于成廷说。
靠创新摆脱技术封锁 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
提起国外对我国机床的技术封锁,沈阳机床的员工车欣嘉深有感触:以前我们国家不能生产大型设备,只能从国外引进。技不如人,就要受制于人。外国企业趁机提高价格,龙门五面机床就是我们花3500万元从日本进口的。现在,我们也能生产“龙门五面”了,而且技术更高、质量更好,价格只有1000万元左右,不仅国内销量可观,而且出口到多个国家,年产销量超过百台。
“通过自主创新研制出来的数控机床,比国外同级别的产品便宜一半到三分之一,这有利于我国的企业占领市场,提高自身竞争力,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进一步自主创新。”上海机床厂副总经理姚俊说。
姚俊告诉记者,企业基于长远经济考虑,必须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在机制建设、研发投入上下功夫。目前,上海机床厂把销售收入的4.5%用于研发,这一比例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是否依靠自主创新,不光是企业花大价钱进口国外产品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有的产品你想花钱也买不到。”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高级顾问丁雪生说,数控机床产业关系着一国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一些产品是要用来投入到国防建设的,因此,国外往往不会把最先进的数控机床产品卖给别国。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必须依靠自主创新,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国家必须站在战略高度上,大力开发中高档数控机床,作好战略物资的储备。”
近年来,中国数控机床产业正在取得长足进步,在部分领域打破了进口数控机床对中国市场的垄断。数字显示,我国对中高档数控机床的进口增速正由20%到40%下降到10%左右。
崛起的中国新军让国外同行刮目相看
展会期间,一场由美国召集,来自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数控系统专家参加的行业标准化会议引起了全球数控机床行业的关注。不过,让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在这一场行业的顶级会议中,中国还是首次作为代表被邀请参加,并且对标准问题发表看法。
“曾经的学徒正在赶超自己的老师,并且让他们高度重视。”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总干事长吴柏林介绍,在本届展会举办的几个相关论坛上,中国专家的发言受到外国客商的高度关注,有不少外国专家和买家向协会索要他们的发言材料。
据介绍,我国数控机床事业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通过对发达国家相关行业近半个世纪的学习之后,国内一些企业正在走过引进、消化、吸收阶段,进入技术创新的新阶段。
吴柏林告诉记者,这两年,龙头企业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开发生产出国际一流的机床产品,世界数控机床行业崛起的中国新军,已令国外瞩目。
在这次展会上,沈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展出了通过自主创新研发生产出具有A、B摆角5轴联动数控系统,市场部部长吴清义说,展会期间,客商频频光顾这一展台,其中不乏国外竞争者,“买家看了点头说OK,卖家看了表情复杂。”吴清义介绍说。
“中国机床在很短时间内发展很快,必将在世界机床行业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美国制造技术联合会主席江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