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对机械基础件在机械工业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严重缺乏投入,机械基础件落后于主机的瓶颈现象日益显现。近年来,虽然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科研开发等方面,国家给予了一定支持,但与当前市场需求及国外水平相比,性能指标大体相当于国外20世纪80年代水平。仍存在产品品种少、水平低、质量不稳定、早期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
虽然我国基础件产品出口有有限优势,但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数量大、价值低、技术附加值不高。因此,“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继续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机械基础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契机。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有利于国内机械零部件制造商凭借制造、成本等优势加大出口力度,进一步拓展庞大的国际市场。
就机械基础件中的重要分支轴承子行业来看,在“十五”期间得到了迅速发展,平均增速远远高于GDP,预计“十一五”期间仍将保持高于GDP的增长水平。“十一五”期间,轴承产品发展重点主要是重点主机配套轴承和高新技术轴承。
目前,我国国内从事轴承行业的企业高达1413家,前十家企业市场占有率仅有19.89%,前五十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47.24%,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处于民营企业大举介入和外资企业加紧布局的自由竞争状态。因此,行业中只有研发实力雄厚,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进而具备国际化竞争优势。否则,在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强大竞争压力下,其未来成长前景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