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替代与出口拉动并存
机床行业的消费主要来自于下游的机械行业,机械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很大一部分是购买机床。从行业来说,机床行业的主要需求来自汽车、通用机械、军工和电子信息四大领域。未来几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投资重点将着重在航空航天、船舶、铁道、重型冶金机械、发电设备以及国防军工等各行业,这些行业都是机床工具的重点用户,为机床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因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中国机床行业快速成长的动力。近5年来,机床行业保持平均28%的速度增长。数控机床的增速更快,近5年保持了35%的增长速度。我国目前处于装备更新换代的高峰期和工业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对数控机床尤其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仍将维持30%以上的高增长水平,预计这一增长速度将维持3-5年。
进口替代效应主要显现在高档数控机床上。目前,我国机床消费占前十大机床消费国消费总量的约27.3%,其中,国产机床占有率从2001年39.3%提升到目前的44.6%,而这一比重仍在不断提升。按照《数控机床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到“十一五”末期,国产数控机床占国内市场的比重将从现在的30%上升至50%以上,国产数控机床采用自己的功能部件达到60%以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占数控机床总产量的75%以上。国产中高端数控机床存在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而且,从我国机床行业进出口中的赤字增长速度减缓到赤字减少,可以看出这种进口替代趋势。
从出口角度来看,2000年,我国出口机床438万台,同比增长29.1%;价值2.99亿美元,同比增长31.4%。2005年的出口数据分别达到682万台和8.21亿美元,增速分别达到10.6%、52.4%。今年前8个月,我国就出口机床579万台和10.4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4%、44.8%。可以看出,我国机床出口金额的增速逐渐加快:过去10年我国机床出口金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67%,而过去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2.54%。
相对于出口台数的增加,出口金额增长的幅度更快。2002年平均出口单价56.39美元/台,今年前8个月出口均价180.89美元/台,上涨了2.21倍。
中信建投高晓春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机床出口仍会快速增长。首先,出口单价的提升预示着出口产品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从普通机床向数控机床、从普及型数控机床向经济型数控机床转变,是现在和未来机床出口结构改变的方向。随着出口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出口金额会快速增长。
行业整合进行时
随着数控机床向大型化、精密化方向发展,对资本投入、研发投入的要求将不断加大。
一方面,中小机床企业在技术上和市场销售上将难以与大企业相竞争,将面临被淘汰的境地;另一方面,以沈阳机床、大连机床、秦川集团为代表的行业龙头,自身竞争力不断提高,在政府的支持下,将加快并购整合的步伐。因此,未来的机床行业将向少数大型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不断加强。
当前,国内外机床企业纷纷进行重组和整合;大连机床行业实现整合,成立了大连机床集团并且兼并了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西门子(控股70%)等国外企业,销售额位居世界机床行业第八;沈阳机床行业通过改制整合,2006年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北京第一机床厂并购了德国科宝公司,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国泰君安研究员张锦灿认为,虽然机床行业前期的整合存在行政介入的痕迹,但在提升产业集中度的大趋势下,为了实现中国机床业的真正崛起,未来市场因素驱动的企业整合将越来越多,而机床行业上市公司的整合则更加值得关注。举例来看,秦川发展的大股东秦川集团可供整合的优质资产较多,包括数控及复杂刀具、数控功能部件、宝鸡机床厂、秦川铸造厂等资产,整合预期较明确。未来集团将实现销售、研发和采购等方面的整合,其中,销售和研发以上市公司为平台的整合已经开始。
昆明机床 历经风雨终见彩虹
昆明机床(600806)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6年,公司曾先后研发出了148个“中国第一台”,被誉为中国机床工业的两颗明珠之一。1994年,昆明机床有幸成为为数不多的A+H上市公司之一。由于种种原因,1998、1999年,昆明机床累计亏损7000万元,戴上了ST的帽子,一度面临被摘牌的危险。从2001年起,昆机先后进行了两次重组。第二次重组以来,昆明机床逐渐崭露头角,重新焕发了生机。
2007年半年报显示,昆明机床的主打产品是卧式镗铣床和落地式镗铣床,占其机床收入的80%左右。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落地式镗铣床和卧式加工中心,已成为公司的主要利润增长点。这两大产品广泛用于造船、风电设备、大型冶金、矿山机械、电力设备、军工、核电设备、铁路设备、工程机械、大型电机、航空航天等行业,甚至机床行业本身也存在对公司产品的大量需求。下游机械制造业的持续景气,使得昆明机床未来3-5年的需求前景相当乐观。
从产品的竞争力来看,公司落地式镗铣床的功能和精度接近世界级水平,而价格仅是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因此是中高档数据机床进口替代的受益者。另外,今年昆明机床完成了对卧式加工中心的技术升级,提高了产品性能档次,缩短制造及装配周期,预计卧式加工中心销量会大幅增长。
据了解,公司今年出口韩国4台单价100万美元机床,而公司卧镗和落地镗产品订单周期至少排到8-10个月以后,需求相当旺盛。预计未来几年的行业增长速度也在20%-50%以上。
国泰君安分析师张锦灿透露,昆明机床正在进入龙门镗领域,该产品主要用于大型零部件平面加工,产品单价较高,需求潜力巨大,公司将通过与国际巨头合作加速技术进步。
另外,在零部件及钢价上涨的背景下,昆明机床的产品受原材料涨价影响甚微。张锦灿表示,公司进口部件主要来自欧洲,是西门子的VIP客户,海德汉、SKF等专业企业在中国的主要高端用户。
公司铸造件主要用废钢和焦炭生产,废钢采购价格在每吨7000元左右,近期略有上涨。公司产品工业增加值比例在50%以上,仅次于当地的烟草和制药业。有研究员认为,昆明机床持有45%股权的赛尔泵业公司是交大时代留下的最有前途的一块业务。该公司原生产工业鼓风机里的节能转子,后发展成冶金、化工、钢铁领域空分鼓风机整机和成套设备供应商,与沈阳鼓风机厂和陕西鼓风机厂类似。不过,赛尔的技术完全是自主创新成果,拥有知识产权,后续发展后劲更大。目前,该公司处于迅速成长期,增长速度远超行业水平。预计赛尔泵业今年收入2个亿左右,明年2.5亿以上,净利润在2500万元左右。
除主营业务快速增长外,张锦灿认为,税收优惠政策和营业外收入对公司业绩还有积极影响。公司今年8月收回已经全额计提减值的委托理财资金3203万元,对净利润影响2400万元左右,预计增厚每股收益0.1元。
秦川发展 做强做大齿轮装备
借助磨齿机等相关产品,秦川发展(000837)在国内机床行业占据了前三名的地位。产品收入规模虽然不大,但行业进入门槛高,盈利能力很强。另外,公司的下游齿轮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市场容量迅速扩张,未来几年的强劲增长可期。
国泰君安张锦灿认为,在齿轮磨床领域,秦川发展具备国际竞争力。目前,秦川的齿轮磨床的竞争对手已经只是几个国际巨头,如瑞士的莱斯豪尔、美国的Gleason、德国的Kapp、Hofler、利渤海尔等。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秦川的机器在精度和效率方面差距不大,主要是在设备的稳定性和自动化方面略有差距,并且在不断缩小中。经过近几年的北美市场的开拓,秦川的设备已逐渐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同时,公司的下游齿轮行业发展速度较快。磨齿机床的下游主要是齿轮、传动部件,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该行业的销售收入在350亿元左右,产值500亿元,是机械基础件工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十一五”末??速至少在20%以上。秦川发展计划通过技术改造,要建成一个车辆齿轮(变速箱、驱动桥总成)、通用工业齿轮、重型齿轮制造体系,满足国内主机配套并扩大出口。
目前,秦川发展正从出口、齿轮加工设备链延伸、齿轮制造三个方向做大齿轮装备板块规模。公司的磨齿机价格只有国外产品的1/3甚至更低,性能接近,性价比较高。利用收购的美国UAI的渠道,秦川发展在2005年初成功打开美国市场。近期,公司又投资在美成立专门销售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预计出口业务将逐渐打开局面,2-3年内可望达到1000万美元的销售规模。长远看,“秦川”机床未来产品的三分之一销量将被锁定在北美和欧洲。除了已经打入的北美市场外,欧洲市场目前已经有6家代理商分别与秦川机床签约。
据了解,国内齿轮加工机床的市场容量在26个亿左右,是磨齿机的3倍以上,并且下游齿轮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齿轮加工机床的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展,预计未来几年,这一板块业务可做到10亿元以上的销售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在齿轮相关领域,公司除了做设备还会向下游扩张。由于在设备领域具备国内其他汽车零部件厂商所不具备的优势,公司有实力构建既产“鸡(设备)”又产“蛋(零部件)”、“双管齐下,相互推挽”的发展模式。
这也是日本著名专用机床制造商“丰田工机”的发展模式,它主要生产磨床和加工中心,并利用设备优势进入转向器和传动行业等汽车零部件领域,形成年销售600多亿元人民币的巨型公司。
另外,秦川集团可供整合的优质资产较多,包括数控及复杂刀具、数控功能部件、宝鸡机床厂、秦川铸造厂等资产,整合预期较明确,其中的机会也值得把握。
沈阳机床 明年“龙抬头”
始建于1935年的沈阳机床(000410)在机床行业具有无可替代的龙头地位,其发展也随着整个东北装备制造业的腾飞而走出困境。业内人士认为,从长期看公司投资价值明显,明年业绩转好几成定局。
沈阳机床的主要产品包括车床、钻床、镗床和数控机床,数控机床里面又包括数车、铣镗床、立加、卧加、高速铣、重大型机床等几类。公司车床市场份额在20-30%左右,镗铣床在50%左右,钻床系列60%-70%,摇臂钻在75%以上。公司数控产品的占比2006年在45%左右,今年上半年只有38%,仍有待提升。
始于去年8月的沈阳机床搬迁一直广受关注。2006年,根据沈阳市工业企业整体发展规划要求,沈阳机床迁往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新厂区占地7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8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新基地的产能开发潜力巨大,如果公司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前途不可限量。新基地有十多个大型厂房,工作人员上万人。可以实现数控车床、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龙门镗铣床、立式、卧式加工中心的大批量、流水线生产,这在全球都是罕见的。公司规划该基地理顺后的销售收入在120亿元以上,三年后集团进入全球机床行业前三,上市公司进入前五(目前集团的收入70%来自上市公司)。如果新基地能顺利度过目前的适应期,销售顺畅,这个目标其实并不遥远。
但从今年三季报来看,有研究员认为,搬迁对于沈阳机床的业绩影响较大,或需要较长的过渡期。由于内部管理架构由四个分厂转为10个主机事业部,变化也较大,业绩受影响较大。(记者 陆洲)
另外,国际市场也将成为沈阳机床的开拓重点。从今年半年报可知,公司现在出口的大多数产品都是高档数控机床,其中镗铣床一半出口美国。公司产品技术性能、功能能满足客户需求,性价比较高,比国外对手价格低30%以上。沈阳机床打算用三年左右时间,将海外销售占比从目前的5.4%提升到20%-30%。
研究员预计,沈阳机床生产经营完全恢复元气应该是在明年中期以后,不过由于今年基数较低,明年上半年的增速将较快。预计销售收入今年基本不增长,整体毛利下降至19%左右,明年整体销售增长23.6%,其中数控增长40%,整体毛利提升至21.5%。
对于沈阳机床的未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关键还是看数控机床类尤其是其中的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增长状况。普通机床需求虽然近期也非常旺盛,但是毛利较低,竞争激烈。未来几年,产品结构调整将是沈阳机床上的主要方向,公司规划2010年数控机床占比要提高到70%。这个过程中,收入的增长速度未必很高,但产品结构变化带来的整体盈利能力提升将非常可观。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振兴东北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振兴东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