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船重工自异地搬迁改造以来,产品逐年更新换代,创新建造各种双高船型就有近十种,公司将原先几十人的技术科扩充成立了拥有一百多人的技术工艺中心,并分期分批派往日本、广船等先进船企学习培训,中心成立后的第三年就实现了3万吨多用途集装箱货船自主生产设计,被升格为省级技术中心。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公司意识到除了技术中心的现场跟踪配合改进外,其设计意图要迅速地被生产车间所接受,并准确无误付诸施工,单靠技术中心的力量还是不够的。由此,公司在各作业课相继成立了技术工艺组,作为上联消化设计图纸,下为现场指导工人作业的桥梁纽带。该模式运作近十年来,充分发挥了质量保障和培训技工的良好作用。
例如内业课工艺组就是一个典范。当年,为尽快消化技术中心下达的技术图纸,提高分段的制作精度和质量。该课由技术中心下派的两位技术人员牵头,并从一线抽调几名专业资深人员组建“内业工艺组”。在没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工艺人员结合现场设备的能力和场地的大小,开始对生产图纸进行大胆的改革与细化,不断摸索适用于内业生产模式的路子,使技术工艺问题把握在前沿,消化在车间,改变了以往一线工人遇到问题频找技术中心咨询的现状,有力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尝到甜头后,工艺人员并不满足,他们把工作触角伸向更深的领域,开始针对现场出现的技术缺陷进行梳理,不断与资深的建造师傅进行沟通,听取他们的专业意见,不断完善工艺组的工作职能;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内业课工艺组的工作范围逐渐从分段的中、小组立到平台的大组立,进而到管路、舾装件的预装直至分段涂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