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背景下的工件自动化
如果考察自动化加工的市场,就会发现重点是在北欧、北美和亚洲。在北欧,降低工时费和人员的工资成本是决定性的因素;在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包括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韩国),所希望的是更好的零件质量一致性和增加产量。在动机方面,北美与北欧类似,因为如果在商业上可行,则技术解决方案的障碍更容易被克服。在北欧和北美,除了存在对生产率提高和零件成本降低的期望,人们还希望结束由于商业和人的原因而不受欢迎的轮班和周末工作,另外还希望根据订单数量的波动进行生产能力的自由调整。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是,除了实际的工件搬运,复杂的自动化系统也能提供信息技术框架(车间管理系统),支持来自生产环境的数据的传输,以及相关工作数据的编制和准备。上述功能也提高了所使用的生产数据的透明度和一致性,这些数据包括NC程序、测量数据和库存量等,从而确实降低了手工输入错误的风险,这一点对于亚洲市场尤其重要。在所有市场中都存在减少加工和交付时间的需求。
因此,可以推断的是目前北欧和北美的工模具制造和精密零件生产领域倾向于机床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而亚洲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希望提高产品质量。
工件自动化需要专业和成功实施
无论市场处于何处以及无论何种行业,工件搬运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必须针对具体项目。经验表明,相当比例的项目使用相对简单和便宜的解决方案来完成,而其他项目需要更昂贵的配置和更多的投资。在与潜在客户的初始讨论中,必须具体确定选择哪种方法。通过Automation@GFAgieCharmilles,瑞士GF阿奇夏米尔提出了一个概念,即评估具体项目的期望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前估计支出、风险、成本和可能的完成期限,从而在适合的框架下处理项目。用于工件搬运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必须适合每个具体项目的要求。
集成的工件自动化系统
作为最简单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自动化概念已经纳入机床开发的范畴,并与机床的机械、电气和控制设计无缝集成。这种集成的自动化设备风险很小,因为客户与销售人员初次接触时就已经完全和清晰地了解了设备的情况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配置。实施的复杂性、采购成本和双方的责任从一开始就是完全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