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铁矿石现货价格不断变化,从年初起,现货价格就开始不断飙涨,直至4月,达到每吨200美元高点。随后跌至115美元附近,几乎跌回年初水平。但进入11月后,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推动下,以及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开始释放的带动下,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50.45%。
2010年,沿袭了30年的铁矿石年度定价协议,变为季度定价协议,参考的价格也开始更多偏向现货价格;中国钢铁企业不得不继续签下“城下之盟”。同时,国际金融势力也渗透进入铁矿石贸易领域,中国企业不愿看到的金融期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目前,国际投行已开始预热2011年度铁矿石谈判。2010年10月,高盛在上调淡水河谷股价目标同时,还上调了2011年出售给中国的铁矿石现货平均价格,从每吨135美元涨至146美元,原因是“中国市场铁矿石需求持续保持旺盛状态”。
2010年,铁矿石市场价格涨幅高达50%,而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从年初至年底平均涨幅在20%左右,中国钢铁业的利润率就仅约3.5%,远低于全国工业行业6%的平均水平,为各行业最低。但由于其中上半年由于当时铁矿石季度定价协议尚未完全确立,国内钢厂还拥有部分2009年的低价协议矿,生产成本得以有效降低。
但今年此情况将不复存在,钢企在全年高成本影响下,即使钢价上涨,也无法获得盈利的根本改善。有人怀疑甚至超过2010年盈利水平都要打上问号。
对此,专家表示,在原料采购形势进一步严峻的情况下,钢厂要放弃幻想,维护好与矿山的关系,同时研究低品位矿的使用。对于铁矿石衍生品交易,“可以不做,但不能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