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关于我国钢铁工业几个发展问题的思考

日期:2010-11-16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点击:
     新中国成立初期,钢铁工业叫“钢铁元帅”,后来叫“工业长子”,现在叫 “调控对象”,而且还是“重点调控对象”。这让我们不禁要问并思考:钢铁工业究竟怎么了?

  近10年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79.33万亿元,是改革开放以来累计投资的80%以上。最典型的是2009年,投资占GDP的66%,可以说2/3的GDP是用钢铁和混凝土铸就的,全国57.8%的钢铁流向了投资领域,另有25%用于消费,9.2%用于出口,8%用于其他。钢铁工业基本是以扩大规模、增加产量、粗放经营为主,走的是“产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钢铁工业自身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在产品质量、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则相对滞后,甚至有些企业过度追求产量,牺牲了质量,牺牲了环保,牺牲了能源,明显跟不上时代步伐。近几年,市场环境和生产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就显露了出来。

  对钢铁工业几个重要问题的剖析

  1.关于产能过剩

  在全国7亿多吨钢的产能中,究竟哪些产能过剩?为什么过剩?我们应作具体分析。实际上,真正过剩的产能主要是两大类。

  第一类是热轧宽带钢产能严重过剩,这与政策导向有关。前几年,有关装备政策鼓励现有和新建高炉、转炉大型化,各地纷纷建起了一批大高炉、大转炉和与其相匹配的热轧宽钢带轧机(这样的匹配在当时是最为合理的)。由于近年来我国热轧宽钢带轧机超常发展,在原有19套的基础上,新建了41套,达到了60套;产能由5600万吨猛增到1.85亿吨,产能比消费量(大约9000万吨)多 1倍以上。由于产品结构脱离了消费结构,虽然装备“大型化了”、“板带化了”,但也“同质化了”、“过剩化了”,造成板材价格偏低,以生产板材为主的大型企业效益低下,有的甚至亏损。

  解决这类产能过剩问题,一是要依靠科技进步,生产高质量、薄规格、高强度板材。据生产经验,热轧板卷平均厚度减薄1毫米,产量降低10%以上,吨材效益提高18%,可以实现减产增效。二是要严格限制以建设“精品基地”名义,建设同质化产能。三是靠时间效应消化过剩产能。

  第二类是膨胀性产能过剩。所谓膨胀性产能,就是近几年有些钢企为了追求产量,过度缩短冶炼时间,牺牲了质量、能耗、环保而形成的产能。据钢铁专家研究,转炉正常冶炼周期一般应该在30分钟/炉左右,如果少于30分钟,尤其是缩短了吹氧时间,虽然产量提高,产能“增”大,但钢中有害杂质很难去除,很难保证钢材质量和使用寿命。据对67家大中型企业统计分析,平均每炉钢冶炼周期是30.7分钟,生产高质量钢材企业需40分钟以上。但有近1/3的钢铁企业冶炼周期仅为每炉20多分钟,吹氧时间10分钟左右,按工艺技术要求算一算,能炼出好钢吗?初步分析,这类产量约有8000万吨,主要是低档次建筑钢材,其中有1/3以上是膨胀出来的低质、高耗、高污染产品。对于这类产能过剩,只要按法规、标准管质量、管能耗、管环保,就能实现“自动减肥”。  

    2.关于进口铁矿石

  我国进口铁矿石主要来自国际三大矿业集团。从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2009年的公告可以发现:必和必拓的前五大股东分别是:汇丰占16.08%,花旗占13.23 %,摩根占11.62%,澳洲国立银行占9.41%,澳大利亚保险投资公司占2.42%;力拓的前五大股东是:力拓控股占28.19%,汇丰占14.12%,摩根占10.59%,澳洲国立银行占8.79%,花旗占3.22%;淡水河谷的前三大股东是:巴西4家养老基金占49.0%,巴西发展银行占21.21%,日本三井占18.24%。

  很清楚,国际三大矿业集团的背后是汇丰、摩根、花旗等国际金融集团,正是这些金融集团利用铁矿石的垄断地位和已经控制了的对中国的海运业务,在最大限度地掠夺我国钢铁工业和下游10个主要用钢行业的利润。今年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净利润折合美元约57亿美元,处于微利状态。而必和必拓净利润是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力拓净利润是58.5亿美元,增长260%,超过我国钢铁全行业。这是“互利共赢”么?这是掠夺!

  更值得反思的是,在铁矿石进口痛失话语权的同时,我们却仍然继续扩大钢铁产能,客观上为三大矿业集团拓展了市场。同时,我们还大量投资建设适应于三大矿业集团所需要的40万吨级的大船航道和深水码头,从表面上看是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实际上则是为他们掌控的运输价格创造了成本效益。我们应该从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大声疾呼:解决我国铁矿石资源问题已刻不容缓!一是要靠科技创新和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国内冶金矿山勘探开发和有效利用;二是要大力支持企业多方位掌控国外铁矿石资源,降低三大矿业集团的垄断程度;三是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钢材性能,推进全社会减量化用钢,相应减少铁矿石用量。

  3.关于低碳经济

  不论钢铁冶炼,还是从铁矿石中还原铁,都离不开“碳”。在钢铁生产中虽然可以进一步节能降耗,但不可能改变钢材的“高碳”特性。例如,吨钢综合能耗由2005年的629千克/吨降为2009年的620千克/吨,年均下降0.35%,今后降幅会越来越小。提高钢材质量,减少钢材消耗,却是最有潜力的节能减排方法。我国钢材质量偏低或质量不稳定,用钢行业以粗代细、以厚代薄、以大代小、过多消耗钢材现象比较普遍,节材、节能潜力巨大。如建筑钢筋提高质量,以中高级别钢筋取代国外早已淘汰的低档钢筋(HR335)可节约钢材14%~20%;脚手架用高强度型钢替代普通焊管,可节约钢材30%~50%;制造业提高高强度钢材的使用比例,可实现汽车轻量化、船舶轻量化、机械装备轻量化;轴承钢、齿轮钢提高质量,可延长使用寿命1倍~2陪,甚至3倍。可以说,减少钢材消耗所体现的“低碳”潜力,远远大于钢铁生产过程中“节能”的潜力。在一定意义上讲,减少钢铁生产是最重要的节能方式。

     4.关于淘汰落后

  什么是落后产能?过去把装备大小作为先进与落后的主要界定标志,过度强调装备越大越先进、板带比越高越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市场需求,出现了所谓“落后产能越淘汰越多”的现象。其关键在于对落后产能界定不全面、不科学。同时,国家在淘汰落后的措施上,注重直接抓企业的落后装备,不注意用法规手段规范市场,淘汰落后产品,结果导致落后产品有“市场”,落后装备经常是“死灰复燃”。

  以上几个问题都与钢材质量密切相关。在一定意义上讲,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有利于解决钢铁工业产能过剩、淘汰落后、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减少资源消耗等诸多问题。正如一位大型钢铁企业董事长所说:“快”已经不是问题,“好”才是未来发展的核心。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41331.171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