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统计局了解到,2007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克服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等各种不利因素,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速度,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323家,创历史记录,比去年多出42家,其中,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有6家。
戴尔仍独占鳌头
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07年,我市产值超2亿元的企业已达177家,比上年增加30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到42家,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它们分别是两家戴尔、翔鹭石化、友达光电、厦华电子、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这六家企业共计完成产值729.8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6.7%,超过四分之一强。
记者注意到,全市产值超亿元的323家企业只占总数的18.5%,不到全市的五分之一,但其完成的产值高达2306亿元,占全市产值的五分之四还多。这说明厦门的工业企业经过多年经营,朝着集约化、大型化方向发展,整体规模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
新老企业旗鼓相当
2007年我市共新增企业175家,净增产值177.7亿元,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6.1%,原有企业净增产值207.8亿元,贡献率为53.9%,新老企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基本各占一半。
据了解,今年新增企业中,产值排在前五位的企业是友达光电、宸鸿科技、锐珂(厦门)医疗器材、辅讯光电、捷太格特转向系统,这些企业共完成产值111亿元。
整体实力高出泉州福州
自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被泉州赶超,失去第一位置后,2007年,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又被福州超越,以2736亿元的总产值位居第三。
不过,通过这三年数据比较发现,厦门企业的整体实力和规模比泉州、福州高出一筹。按企业平均产值计算,厦门、福州、泉州三市工业企业年产值分别为1.56亿元、0.99亿元、 0.74亿元。此外,厦门42家超10亿元的企业80%以上都有产品外销,企业外向度非常高,累计完成的出口交货值占全市出口交货值的57.5%,说明厦门工业企业整体对外实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