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政策助力 钢铁工业今年有望双增长

日期:2010-01-22  来源:中国工业报    点击:

“2010年,钢铁行业要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联合重组、加强技术改造、稳定出口份额、整顿市场秩序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促使全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日前召开的2010年钢铁行业预期目标座谈会上,与会代表普遍认为,2010年钢铁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总体将好于去年,但行业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钢铁工业经受住了非常严峻的考验和冲击。在党中央经济一揽子计划支撑和拉动下,以及各方面积极协助下,中国钢铁工业无论从生存,还是发展,都经受住了考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邓崎琳日前表示。
  
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66个产钢国,除中国外,其余全部减产,减产幅度最多达50%,最少达30%;相比之下,中国钢铁工业增产12.8%。邓崎琳认为,在重大的危机面前,钢铁工业通过降本增效,采取多种措施,抵御风险,艰苦努力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钢铁工业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内需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政策助力挺过低谷
  
2009年是钢铁工业进入新世纪以来生产经营最困难的一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揽子刺激经济的政策,钢铁行业逐步走出低谷,呈现国内需求扩大、产量恢复增长、效益改观的态势。
  
一是产量快速恢复,表观消费创历史新高。2009年前11个月,全国累计产钢5.2亿吨,同比增长12.1%。从2009年6月份开始,我国钢铁生产开始加速回升,各月始终保持在年产6亿吨的生产水平。全年预计产钢5.65亿吨,增长13%左右。在全球钢产量除中国外累计减产23%,国内消费需求强劲,出口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国内表观消费创历史新高。
  
二是钢材价格震荡频繁,低位缓慢回升。去年以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国内钢材价格开始回升。由于产能总量较大,导致钢材价格在年内出现两次大的波动。2009年末,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107.2点,比年初上涨3.8%。
  
三是钢材出口大幅萎缩,下半年逐步好转。上半年,我国钢材出口急剧下滑,而钢铁产品进口则在大幅度增加。我国也由近几年的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5月末累计净进口粗钢228万吨。2009年1~11月,我国累计净出口粗钢98万吨,再次呈净出口局面,但同比减少4437万吨,下降97.8%。预计全年粗钢净出口由上年4764万吨降为2009年的200万吨左右,下降95.8%。
  
四是钢铁行业扭转亏损,企业效益改观。2008年金融危机蔓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连续7个月亏损,累计亏损524亿元。自2009年5月份起,随着钢材价格的回升,企业去库存化的完成,钢铁企业开始扭转亏损局面,5月当月扭亏,6月份实现上半年扭亏为盈。至2009年11月末,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48亿元,全行业累计实现利润1433亿元。
  
刚性需求支撑2010年
  
2009年钢铁行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2010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将继续显现,国内需求保持强劲,国际需求也将缓慢复苏,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形势好于去年。
  
一是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效果显著,投资规模巨大,新开工项目大幅度增长,对2010年钢材的刚性需求仍将起到关键作用。二是目前全球经济已显现企稳回升迹象,国外需求将逐步增强,对我国钢材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将带来积极影响。三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市场流动性充裕,为钢铁企业提供了比较宽松的金融环境。四是国家正在制定一系列促进钢铁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行业准入等。这些措施出台后将会为钢铁行业、尤其是国有重点大型钢铁企业提供积极的政策支持。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钢铁工业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任务。在新的一年中,钢铁工业必须加大力度贯彻和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结构调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增强钢铁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建立更为广阔的资源供应渠道。
  
新的一年里钢铁工业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与时俱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2010年,钢铁工业要特别关注国家提出以推进城镇化建设为依托的一系列政策,2010年钢铁市场将有望出现生产、消费双增长的态势。”中钢协副秘书长戚向东表示。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59158.265 s, 2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