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汽车二、三级市场销售渠道“下沉”刻不容缓

日期:2009-12-28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崔进贤  点击:

今年111月,全国乘用车销售922.81万辆,同比增长49.70%。在全球汽车市场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市场能够逆势而上,主要得益于宏观经济迅速回暖及国家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出台;同时,二、三级市场的上佳表现,对全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功不可没。

二、三级市场上升势头强劲

在日前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汽车二、三级市场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分析今年汽车市场的增长结构时谈到:前三季度,我国一级市场汽车消费增长速度为33.6%,二级市场为41%,三级市场为51.4%。这一组数据表明,二、三级市场的增长势头已经超过一级市场,并且将是未来汽车消费最主要的增量市场。另外从市场增长贡献率的角度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一级、二级和三级乘用车市场的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6.4%、39.7%及33.9%,与2007年相比,一级市场的增长贡献率下降了5个百分点,二、三级市场增长了5个百分点。

实际上,从我国不同地域汽车市场的变化动态也可以进一步揭示今后一、二、三级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按地域划分,今年我国东部地区汽车市场对整体市场增长的贡献率为52.2%,中部地区为21.5%,西部地区为26.3%,东部最高,西部最低。但从不同地区汽车市场的增长率来看,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西部地区增长率为56.5%,中部地区为42.2%,东部地区为36.3%,西部最高,东部最低。这表明,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无论绝对销售量还是绝对增量,当前一级市场都还领先于二、三级市场;但从发展趋势看,这个差距会逐步缩小;加之一级市场已经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支撑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于车辆更新,增量空间越来越小;用不了多久,方兴未艾的二、三级市场就会迎头赶上甚至超过一级市场。

徐长明在谈到我国汽车市场的前景时说,一个国家的汽车市场发展有两个高速增长期,第一个高速增长期出现在千人保有量20辆以下的情况,大概持续五年时间,期间销售量会年增30%;第二个高速增长期出现在千人保有量20~100辆的情况,大约持续十年,期间年均增长20%,这是全球汽车市场的规律。

资料显示,去年末我国汽车平均千人保有量是25辆,因此2009年全国市场总体上是处于第二个高速增长期的起点。尽管今年前三季度,一、二、三级市场所占的份额分别为57.5%(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21.2%(比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和21.3%(比上年增长1.9个百分点);但是从不同级别细分市场的保有量来看,我国三级市场当前的千人保有量仅为5~8辆;二级市场的千人保有量为19~29辆;一级市场的千人保有量为44~86辆。这都表明,二、三级市场较之一级市场还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

另外,从不同级别市场所拥有的人口数量也可以判断出对汽车需求的规模。数据显示,我国一级市场拥有”1.5亿人口,占全国的11.2%;二级市场拥有”3.5亿人口,占25.9%;三级市场拥有人口8亿,占62.9%。虽然眼下一级市场的销售量还占大头,但庞大的人口总量对汽车潜在的巨大需求,决定了二、三级市场必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汽车市场。

销售渠道下沉刻不容缓

正如徐长明所说:“2009年汽车市场向二、三级市场下沉的趋势明显,二、三级市场对今年汽车市场的快速成长起到了主导市场的作用;今后随着销量基数的扩大,二、三级市场的份额很快会超过一半。因此,二、三级市场销售渠道尽快下沉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为尽快适应二、三级市场迅猛发展,近年来,许多企业开始大规模调整营销策略,积极建设二、三级市场销售和服务渠道。经销商也已经意识到,在传统一级市场日益饱和的情况下,不断发现、挖掘有活力和有潜力的二、三级市场,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但由于二、三级市场地域辽阔,市场较为分散,虽经多年努力,但不少企业市场销售渠道建设仍停留在起步阶段,网点数量少,企业拓展二、三级市场营销渠道的努力面临着新挑战。有些车企在二、三级市场下沉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低指标、瓜菜代的情况,造成消费者满意度下降。据J.D.POWER12月发布的“2009年中国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研究报告披露:过去三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提升新车质量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车主对新车性能和设计的满意度却出现下降。

中国汽车新闻工作者协会执行秘书长李元胜在回顾开展汽车百强巡展及二、三级市场营销活动的调查结果时说,渠道下沉过程中出现的下列问题应该引起汽车企业和经销商的注意:

一是潜在消费者满意度下降。去年秋季,二、三级汽车市场潜在消费者满意度是71.33,今年春季上升为73.49,但是今年秋季的满意度下降为72.67,下降幅度虽然很小,但是这种趋势是令人担忧的。

二是经销商服务态度、业务水平和员工形象指数下降比较多。这表明汽车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经销商及销售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不少经销商因为自身理念和经济实力的限制,对销售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力不从心,因此汽车企业需要给经销商以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三是汽车企业在应对二、三级市场的需求变化时跟不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调查显示,汽车性能、外观指数下降比较多,要求汽车企业在车型开发方面要有新的突破,同时,汽车企业要加强对汽车性能和外观的宣传。

四是做好差异化营销。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品牌定位及目标消费群体不同,差异化营销的关键是要使顾客满意,车企应该尽量满足经销商增加广告投放的需求;同时在展台精装、活动经费补助方面给予支持。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0635.843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