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危机,突破“三难”,生产经营稳健发展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造船业的影响已现端倪,造船企业接单难、交船难、盈利难的经营风险开始凸显,这给船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严峻压力。在危机与风险面前,东南厂党政班子没有怨天忧人、畏缩不前,而是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毅然面对危机,满怀信心地找对策、讲实干、谋发展,积极发动广大职工奋起抗争、迎难而上,采取各项应对措施,努力降低生产经营风险,破解“接单难、交船难、盈利难”问题,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稳健发展,经济效益再上新台阶。
一、推进“建模”、狠抓质量、确保按期交船
一是把应对交船难作为全面提升企业管理、职工素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来抓。加强全厂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教育,要求全体员工改变思想观念,统一思想认识,主动适应船东方面提出的要求,积极配合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二是狠抓产品质量,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运作,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全程实施质量控制,严格施工工艺,建立外包工程队、车间和厂检三级质量检验体系,使质量问题在每个过程检验中得以消除,努力抓好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三是加强生产管理,明确各级职责,优化生产流程。成立调试科,改变以往等设备厂家调试为前期自行预调试,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完整性和生产的协调性,缩短了造船周期;四是抓好“建模”工作,走总装造船之路。积极扶持、培养协作厂,加大分段、管子、舾装件的外协量,努力拓展“建模”与“总装”的广度和深度;五是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素质。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精心组织开展船舶焊工技术等级培训、考核取证工作,实行焊工挂牌上岗,进一步提高焊工的技术水平,积极打造产品强势品牌。
二、 梳理订单、化解风险、密切船东关系
一是调整经营方针,转变经营理念,积极进行市场分析,认真查找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科学定位工厂产品,确定战略规划,调整经营接单策略。二是对现有船舶订单进行全面梳理,对船东及融资银行资信进一步深入了解、评估,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早制订预案,与船东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协调工厂融资银行与船东融资银行建立代理关系,利用银行及时掌握船东资信变化情况。对已签订合同的船舶,尽早开工,促使合同早生效,最大限度加大船东弃船成本。三是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在原来建造59米、70米、72米工作船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技术改进,优化和创新,使生产的海洋工程船技术含量和性价比更高,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另外,根据船东要求,在科学测算和协商基础上,适度调整了部分手持订单,稳固和保持了与老船东的良好关系,不仅没有发生一起弃单,还接到了新的订单,达到双赢目标。
三、强化管理、降本增效、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推进全面预算,强化资金管理。充分发挥全面预算领导小组作用,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要求各部门根据工厂三年生产滚动计划,编制好资金预算,设专人负责预算工作,确保预算的准确性,有效地控制好资金的使用。二是充分运用金融工具节约财务成本。面对金融危机,美元疾速贬值的状况,财务部门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充分运用金融工具,防范汇率风险,积极盘活外汇,根据工厂收付外汇的情况,对未来的外汇走势进行分析,采取灵活外汇结算方式,如采用远期结汇、三合一品种及外币直通车等方式,使2008年企业少损失1419万元,2009年采取以上措施,使工厂少损失1900多万元。同时利用银行开票授信额度,开出银行承兑汇票2亿3千万,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252万元。三是开展增产节支,降本增效活动。在全厂开展“节能降耗”活动,紧缩开支,严格控制交通费、差旅费、办公费,进一步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同时建立安全文明督导队,每天坚持下车间现场进行安全文明生产检查,对出现跑、冒、漏、滴的浪费现象及时检查并加以整改。实施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分离,万元产值水、电消耗同比下降1.17%和11.1%。供应科实行集约化采购和零星采购相结合方式,杜绝采购漏洞,进口设备采取了多币种订货,降低采购成本。制定详细的材料、设备纳期供应表,减少资金占用。仓储中心严把超定额领料关,严控单船材料重复支出,开展清库、利废工作,合理配置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