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作机械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已基本上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要。但是,也应当看到,我国耕作机械行业还存在着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产品技术水平低等问题。新世纪的到来,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WTO,将为耕作机械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必须通过加大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开展技术创新,促进耕作机械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使行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目前,我国耕作机械产品有以下特点。
1.大中型与小型机械并存,小型机械占主导地位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体制的变化,我国大中型农业机械与小型农业机械产品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70年代末,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的耕作机具产品达到高峰。之后,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产量急剧下降。90年代,大中型耕作机械产量逐步回升,1996年达到又一高点。小型机具的产量和保有量也逐年增加。目前,微型耕整机、水田耕整机、手扶拖拉机配套农具,与18.4kW以下四轮拖拉机配套的犁、耙、旋耕机、播种机等小型耕整地机具,在山区、水田及北方广大农户的机械耕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2.批量投产的产品中,传统机型仍占主导地位
我国生产与拖拉机配套的耕作机具,已有40多年的历史。尽管不断研制出一些新型机具,但到目前为止,铧式犁、圆盘耙、旋耕机、播种机等产品仍占主导地位。据初步统计,上述产品的产量约占耕作机具产量的80%以上。在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耕整种植机械分会收集的500多种耕作机具的产品目录中,以上4种产品型号约占70%以上。70年代开发的犁、耙、旋耕机、谷物播种机等系列产品,已成为主要机型。80年代新开发的一些产品,如液压翻转犁、深松机、液压宽幅耙、新系列旋耕机、新型谷物播种机、精量播种机、耕整地联合作业机、整地播种联合作业机等,已形成了一定批量,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联合作业机具得到较快发展
联合作业机具因具有抢农时、降低能耗、减少机器多次下地造成的有害压实等优点,最近一个时期得到较快的发展。国内采用驱动型工作部件的联合作业机具,多以旋耕机刀辊为主要工作部件,可实现旋耕、深松、起垄、灭茬、播种等两种以上项目的联合作业。产品有深松旋耕机、松旋起垄机、灭茬起垄机、灭茬旋耕机、碎土整地机和旋耕播种机等。多数产品与36.8kW以上的拖拉机配套。80年代初,我国研制了与大功率轮式拖拉机配套的牵引式联合整地机。近期国内还研制、生产了与88.3kW履带拖拉机配套的牵引式联合整地机,其上采用了圆盘耙片、星型耙片、浅松铲等工作部件。
4.适应农业技术发展开发新产品
80年代初,为我国北方地区推广少耕、深松耕作制度开发了杆齿部件的深松机产品,并在部分地区生产中使用。90年代,适用旱作节水农业耕作的需要,发展了全方位深松机并形成系列产品。其中与58.8kW履带拖拉机配套的产品,在一些省、区有较大面积推广。为适应免耕播种的需要,研制了气力式免耕精量播种机和小型免耕播种机(硬茬播种机);为适应棉花铺膜种植的需要,发展了铺膜播种机具;为适应精、少量谷物播种的需要,发展了精、少量谷物播种机和中耕作物精量播种机;为适应秸秆粉碎还田翻耕的需要,开发了大间距、高犁柱铧式犁。由于农业生产对秸秆、根茬粉碎还田的迫切需求,使秸秆粉碎还田机、根茬粉碎还田机成为近几年推广最快的农机产品之一。除研制了秸秆粉碎还田机、根茬粉碎还田机外,还研制了秸秆、根茬粉碎还田联合作业机新产品。此外,满足塑料大棚、温室内耕整地作业需要的小型动力和机具,也成为开发生产的热门产品之一。
市场分析
1.国内销售量
1995--1998年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机引犁、机引耙、机引播种机及与小型拖拉机配套的农具国内销售量。
2.出口销量
1991--1998年机引犁、机引耙、机引播种机及零件出口情况。
3.产品分布特点
(1)产品种类与农作物栽培制度密切相关。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决定了我国耕整种植机械产品有很强的区域性。以种植机械为例,小麦精、少量播种机主要用于华北地区,棉花铺膜播种机主要用于新疆地区,施水播种机主要用于西北干旱地区,我国生产的大苗带土插秧机主要用于东北水稻栽种地区。
(2)机型与农业生产规模密切相关。我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决定了我国的耕整种植机械产品以小型为主,南方水田地区使用的耕整种植机械产品,主要是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铧式犁(单、双铧)、旋耕机、条播机、旋耕播种机等。北方广大农村使用的耕整种植机械产品,主要是与8.8--13.3kW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双铧犁、圆盘耙、旋耕机、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等。黑龙江、新疆地区的大中型农场,实行统一耕作,土地连片。田间耕作的主要动力是58.8kW以上的履带拖拉机和大功率轮式拖拉机,与其配套的是大中型耕整种植机械产品。
(1)农民对耕整种植机械产品的需求是长期的、稳定的,即使是有些波动,也是暂时的。
(2)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很强,所需要的农机具也需要具有地区的多样性。很难有一种产品在全国各地都能适应。
(3)要适应农艺和动力的变化。随着农业技术和拖拉机技术的发展,产品要不断更新和与其协调发展。
5.购买力与消费者心态
我国农民购买农机具的能力很低,有资料介绍,农民用于购买农机的支出只占生产资料总支出的10%--20%.在农机产品中,耕整种植机械又处于次要地位。因此,购买者心理的期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美价廉”.
(2)“一机多用”.水田耕整机,多用组合犁,精播、条播、施肥机等一机多用产品在广大农村十分畅销。
(3)“有钱可赚”.除自用外,可用于代耕、代种创收的产品,如秸秆粉碎还田机,精、少量播种机等产品畅销。
(4)有“政策补贴”.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一些农业新技术及新机具的推广采取补贴政策,大大促进了农机产品的销售。如全方位深松机、秸秆粉碎还田机、铺膜播种机等,都是近几年在政策补贴推动下畅销的产品。
6.发展前景
根据农业部2010年发展规划,我国耕整地、播种机械化水平将有较大提高,因而对耕种机械将有较大的需求。此外,国家已明确提出在黄淮海平原、三江平原、松辽平原、黄河三角州、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新建226个商品粮基地县,新建150个优质棉基地县。这一计划的实施必将对耕种、植保机械产生较大的需求。目前,全国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的大部分及配套农机具有绝大部分都是超期服役,急需更新换代,这部分市场也非常可观。还有,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许多省区都提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如:山西省提出201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主要农田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每公顷耕地配备拖拉机动力达到1.65kW,拖拉机与农具配套比达到1:2.黑龙江省计划到201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030万kW,农用拖拉机达到89万台,耕地、中耕机械化达到90%,播种机械化达到85%.江苏省计划到2010年,农用总动力达到2950万kW,大中型拖拉机达到6万台,“九五”末期耕作机械化达到90%,水稻种植机械化达到50%.山东省在1998年提出,3年内新增与大中拖拉机配套的深耕犁、深松机4万台,秸秆还田机3万台,该省县以上财政当年用于发展大中型农机的补贴资金达5000多万元。因此,从农业发展的大环境来看,耕种机械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当前的耕种机械市场,基本上是买方市场。传统的中小型耕种机具,如铧式犁、圆盘耙、旋耕机、谷物条播机等,国内产品基本上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其中,小型农机具生产能力过剩,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部分热门产品,如秸秆、根茬粉碎还田机,精少量播种机以及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耕种联合机械等,在数量和质量上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农业技术和实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功率拖拉机功能的扩大,都需要开发农机具的新品种。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制造加工能力,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拖拉机配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