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铸就潮州农业机械化辉煌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前,农村几乎家家户户以耕地种田为生,镰刀、锄头、铁锹是世代农民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而60年后的今天,中小型拖拉机、静电喷雾器、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农机已逐渐在潮州得到推广,传统农具的主导地位日益降低……
现代农机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与粮食产量,也将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千百年来农民"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愁"的梦想,正在潮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步一步得到实现……
"新中国成立之前,农村大地满目疮痍,几乎找不到一台农业机械,更谈不上机械化。许多农民只能依靠镰刀、犁耙、锄头等落后的农具维持着简单的农业生产,生产条件很恶劣,生产效率也极低。"回想起旧社会的那段苦日子,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处的退休科长张锡文至今仍记忆犹新。
根据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处的有关历史资料记载,早在1956年8月,潮州市便诞生了第一个农具推广机构——潮安县新式农具推广站,进行新式农具的推广和改革工作。1958年,由于凤凰山水库建设需要,潮州市引进了第一台拖拉机,揭开了农业机械化的序幕。从此,尝到了机械化甜头的农民开始有意识地使用一些适应当地农事要求的农业机械,代替繁重的人力劳动,而各种农机制造工厂、农机研究所、农机供应机构、农机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潮州市已逐步形成了农机管理、供应、维修、教育、科研以及农机技术咨询服务等一套套完善的管理系统。至1979年底,农用总动力达到8.04万马力,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957台,收获机械和粒保机械已达到18108台。由于农业机械化的迅猛发展,潮安县还一度成为汕头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先进典型。但在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农机的服务领域主要还局限于水稻生产的犁耙、灌溉、植保等环节,范围相对比较有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潮州市各地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机械化经营体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由原来集体所有制形式转向个人承包和农户购买为主的多种经营形式并存。这种经营形式的转变,打破了以往"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经营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适应家庭经营的小型农业机械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进入90年代后,随着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机的经营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主经营、合作经营的比例越来越大,农民经营农机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尤其国家和省相继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将潮州市农业机械化事业推入发展的快车道,全市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涵盖面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发展至此,已开始从以粮食生产领域为主不断向园艺、畜牧、水产和农副产品加工领域扩展。农业机械除了犁耙、排灌、植保等机械继续得到发展外,机收、茶叶加工、蔬菜、花卉、水果及农产品加工、节水灌溉、畜牧饲养、水产养殖等各种农业机械、设施和设备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处主任许建华说。据统计,至2008年,全市农机总动力53.75万千瓦,中小型拖拉机4878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8台,另有小型水田耕整机1322台,排灌动力机械共有9115台(套),水稻联合收割机36台,全市机耕面积43.5千公顷,机收面积11.46千公顷,机电灌溉面积27.84千公顷,机械植保面积7.36千公顷,而机械化插秧也于2007年实现零的突破,并逐年增加。
一串串看似简单的数字,折射出建国以来潮州市农机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潮州市农业机械化必将掀开崭新的一页,农业的现代化也终将成为现实……(潮州日报记者阮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