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船舶企业手持船舶订单已连续8个月下降,“接单难、融资难、交船难”的局面仍将是国内船舶工业必须正视的现实。
记者7月6日获悉,1~5月,我国船舶业累计新承接船舶订单11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6%。截至5月底,全国手持船舶订单19228万载重吨,与年初相比下降6%。随着造船产能的释放和新接订单的停滞,加上部分订单被撤销,我国船舶企业手持船舶订单已连续8个月下降。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有关人士指出,2009年下半年,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会更加严峻,经济运行有可能会继续下滑。“接单难、融资难、交船难”的局面仍将是国内船舶工业必须正视的现实。
订单持续下滑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5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33亿元,同比增长38.8%,增幅下降18.7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1.1亿元,同比下降2.7%。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受全球新造船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国内船厂新接订单量也大幅下滑,新船成交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而随着国内已建成和在建的5万吨级以上的造船基础设施的陆续投产,国内造船能力已达6000多万载重吨。产能过剩和新船需求不足的矛盾在2011年以后将更加突出,届时将会出现近三分之一的造船产能过剩,低速柴油机主机及修船能力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过剩。
那么国际造船市场形势如何?据国际造船业权威咨询机构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Clarkson)统计数据显示,1~5月全球新船成交仅约16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近98%,截至5月底,全球新船成交量已经连续8个月低于100万载重吨。
随着造船市场新船订单长时间萎缩,新船价格快速下滑,船东与船厂之间围绕降低船价、更改船型、推迟交付时间、推迟付款时间或改变支付方式的造船合同谈判日渐增多,船东对交付船舶及配套产品的质量要求更为严格,部分船厂的计划节点已因此而拖期,船厂顺利交船的难度逐渐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百万载重吨船舶达到完工状态,但因船东问题无法顺利交工。
此外,船舶配套企业也面临着“接单难、交货难”的两难局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受韩国主机等船舶配套产品低价倾销等影响,船舶主机、轴系、螺旋桨等关键配套设备及二轮配套产品订单大幅削减,产品价格不断下滑。船舶配套企业普遍接到了关于更改订单、推迟接货、撤销订单等要求,生产计划频频调整,产品交付难度随之加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船配企业普遍遭遇20%左右的撤单,部分企业撤单比例更高。
发展面临考验
当前,国际航运市场仍在低位震荡,下半年,持续低位的二手船价格和快速下跌的转售价格对新造船市场的影响将继续深化。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有关人士认为,随着订单有效需求不足,订单撤销数量增加和新船订单继续交付,下半年全球手持船舶订单总量还将加速回落,预计年底可能落至4.5亿载重吨以下水平。我国手持船舶订单可能回落至1.65亿载重吨左右。
从主要船型市场发展来看,与散货船、集装箱船相比,油船市场手持订单量与船队保有量之比最低,同时,考虑2010年大部分单壳油船将被强制拆解的因素,油船市场存在相对机遇。此外,随着我国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内河船舶、工程船舶需求情况相对较好。
受需求回暖和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共同影响,从5月份开始,船用钢材价格出现小幅反弹,但是受产能过剩的制约,下半年船用钢材价格将不会出现太大涨幅。
管理提升成为关键
在订单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稳定造船企业手中船舶订单,化解经营风险,成为确保我国船舶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针对船舶工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分析团队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生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注重船舶及配套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出现交单困难的现象出现。要加强产品成本的预测和实际成本的分析工作,对影响产品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跟踪控制,抓紧货款回收,加速资金回流,努力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二是切实加强合同管理,重新审视合同条款,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弃单情况,检查合同有无漏洞,着重关注可能有争议的条款,做好法律上的准备和应对预案。
三是加强技术储备,积极开发新产品。增加高技术船舶的科研投入,积极开发新产品,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船舶工业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技术储备,为抢占船市复苏后的市场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