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加购机补贴资金等多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农机市场启动时间进一步提前,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情况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农机企业应结合外部环境变化的趋势,通过以“机”防“危”,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避免出现大的阶段性的调整。
“机”中带“危”市场产销两旺
今年以来,国内农机市场表现出与往年不同的走势,由过百亿元购机补贴提前引爆的市场需求不仅使农机企业迎来了一个近年少见的“开门红”,还使产业热点不断呈现。业内人士预计,这种趋势仍将延续一段时间。
一是主要农机产品市场热销。1~3月,大、中型拖拉机的产量分别为2万台和6.5万台,同比分别上升40.61%、28.6%;大中型拖拉机的销售台数同比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收获机械特别是玉米收获机受补贴导向的影响,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全年大幅增长几成定局。不过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拖拉机企业产品出口出现下滑,1~2月实现出口为0.27万台,同比下降了50%左右。
二是企业价值链高效运作。为抢抓当前难得的市场机遇,一些企业畅通产供销环节,开足马力生产,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2月份我国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5.4%,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内原材料市场价格仍将弱势运行,给农机企业消化前期成本压力创造了条件。由于市场提前启动,基本解决了库存、铺货居高不下的问题,减轻了销售压力,使企业进入到良性循环阶段,运营能力明显提高。特别是2月以来,我国大中型拖拉机产销量远远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一些优势骨干企业出现供不应求的阶段性高潮局面。一拖公司等农机企业生产的名牌产品提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三是产业热点不断呈现。近年来,在农机市场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受区域经济、耕作习惯、耕种收水平等因素以及用户经营导向的影响,产品热点不断转移,我国农业装备逐步向大型化、广度化、成套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基本保持了与用户经营能力的一致。大中型、节能型的收获机械产品仍然受到用户的欢迎;大中型拖拉机作为传统的动力装置,连续多年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发展趋势。今年一季度,70~80马力轮式拖拉机市场销量最大,90~100马力轮式拖拉机增长幅度较大,16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已经实现批量销售,“农”字头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有限的国内市场份额必将重新划分,国内主要农机企业产业位势必将重新改写。
增强忧患意识紧盯市场需求
勿庸讳言,在新形势下,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机市场将随着惠农政策、产业导向和用户经营能力不断进行有规律的调整。但农机企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要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通过用足惠农政策、用好发展机遇来克服不利因素,努力增强对未来发展的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既结合自身实际,集聚自身优势,又要提高利用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为今后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
一要更好地满足用户经营变化。当前,在产品的经营性已成为用户购买农机的决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农民对盈利性较强的农机产品需求保持了旺盛的趋势。但目前一些农机企业的发展导向还不能完全适应用户经营的需要。从需求特点上看,用户购买农机已经由传统的家庭耕作的需要,改变为以区域经营为目标,具有节能和盈利因素的大中型农机成为当前用户购买的重点产品,在一些地区农机产品需求逐渐呈现功率上升的现象。从购买季节看,用户主要在春耕、夏收、秋收之前购买农机产品,其他季节则为销售淡季。今年的农机补贴项目资金之多、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再创历史新高,市场也随补贴项目的实施应声而动。从政府层面上看,通过采取重点补贴大中型、高性能动力机械和配套农机具的做法,发挥了对市场进行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如果农机企业认识不到这些变化,很可能滞后于市场的发展步伐。为此农机企业应抓住市场导向和用户需求特点,在抓住、用好惠农政策的同时,坚定不移地用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用优势资源投入到大中马力、节能型、盈利性高的重点产业和关键产品之中,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推进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经营能力,满足用户经营的需求。
二要进一步完善产品配套性能。据了解,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主机与配套农机具的比例比我国高出3倍以上。但因国内主机生产企业与配套农机具企业尚未形成战略联盟,主机企业自身的农机具研发、制造能力又普遍较弱,没有与农机具企业在产品调研、研发和配套等环节保持同步,不仅造成配套性能较弱,配套比例偏低,还使作业规模、作业效率、作业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主机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同时,由于我国制造大型农机具的企业较少,中小型农机具的生产企业居多,对新技术、新机具技术的投入较少、推广较慢,也使其跟不上保护性耕作,复式作业,精细化作业,以及秸杆还田、粉碎和利用等方面的需要。
对此,农机企业必须充分认清差距与不足,通过着力寻求战略联盟的集聚效应,形成产品调研、研发配套等资源共享互动的格局,努力解决产品配套性能跟不上市场需求问题。
同时,企业还应注重农机和农艺相结合,满足区域性的需求特点,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有序发展。要以客户为导向,及时改进产品,提高产品的适应性,将用户需求融入到产业链的整个过程之中。要通过跟踪国际市场,对标产品性能,突出自身的差异性优势,不断深化产品结构调整,完善实用性和配套性,切实提高产品整体性能。
三要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近年来,在市场结构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而进行有规律同步调整的情况下,用户对农机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部分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仍跟不上农业结构调整、改善耕作模式的步伐,产品换代升级缓慢;部分企业只重视当前的市场热点而忽视未来的产品导向,未能及时淘汰落后产能,整合生产要素,缺乏市场细分、目标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策划和实施。为此,企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与农业结构的调整及用户的需求相一致,确保企业产品经营的正常增长。
在国内市场上,农机企业应紧随惠农政策导向,做好市场细分,选择好目标市场,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加快市场结构的调整;在国外市场上,尽管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出口形势比较严峻,农机企业仍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通过发挥生产要素和价格优势,着力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切实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采取国内生产国外销售、国外生产国外销售等方式,建立生产、营销、采购战略节点,以优质的产品保持和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推进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加快推进服务资源结构调整。延伸企业价值链,由产品制造型企业向产品制造和服务型企业转型,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流程,对产品进行全过程服务,为产品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