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我见证了马尾修船改革开放30年

日期:2009-01-20  来源:马尾造船公司修船事业部经理   作者:林长明  点击:

30年前,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那个时间点,我从福建交通学校毕业进入马尾造船厂,与修船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30年过去,我目睹了修船事业的风风雨雨,亲身经历了其间巨大的发展变化,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我一进厂,就分配到轮机车间从事船机修理。那时修船工种分别属于各车间专门负责修船的班组,我就在轮机车间修理船舶轮机的钳工工段班组工作。1979年春,修船车间成立。车间下属的钳工、起运、电工、冷作、机加工、管工、木工各工段,分别由轮机车间、起运车间、舾装车间等部门的相应工种并入组成。那时,修船车间无对外经营权,生产任务由厂部下达,技术工艺由生产科负责,质量检验由厂检验科负责。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不管也不懂业务经营,生产任务由上级安排,原材料等按计划供应,工厂主要功能是安排组织生产。技术工艺落后、效率低、成本高,阻碍着生产发展,修船也一样。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一时难于适应自主经营业务的新形势,生产滑坡,出现了严重亏损。为改变本省船舶工业落后状况, 1982年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组建,统筹安排全省修造船生产。1983年,马尾造船厂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率先推行了厂长负责制,这对搞活企业,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为了搞活修船生产,厂部从生产科抽调技术人员,和修船车间的技术骨干组成修船检修组、调度组,还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修船经营组。在此基础上,于19832月成立了修船部,有职工三百多人。厂部授予修船部独立自主经营权,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从此,修船部开始了自己找米下锅过日子。我在修船部成立后不久,就从钳工班调入修船经营组。

万事开头难。由于以前我们修船对象主要是海军的小舰艇、海关、边防的小巡逻艇、省轮船公司的小吨位货船、油管站的小油船,修船吨位大都在1000吨级以下,所以产值很低。修船部开始运营,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提升修船技术水平,再而提升修理船舶吨位,自主开发新的客户。形势变化了,修船市场出现竞争局面,以前那种想要计划外修船的船东须向我厂求情的日子不复存在了,我们必须主动出击。经过对船舶市场的了解,发现航道局的工程船吨位基本上在2000吨以内,较适合我们的坞修,因为坞长度虽然有100,但宽度只有10.5,大船进不了。经过我们经营人员的努力,终于与省航道局、港口工程公司、武汉航道局、天津航道局等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承修了他们的浮吊船、打桩船、挖泥船等航道工程船。我们通过承修的船舶品种、吨位和工程项目,显示了修船能力和实力,在省内外修船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1988年,我被任命为经营组组长,努力带领经营团队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我们广交业内朋友,了解航运动态,摸清市场动向,客户越来越多,修船产值也水涨船高。我们的技术、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设备投入增加了,业务竞争力逐步增强,曾经泊靠修理了24000吨级的船舶。我们的“胃口”随之越来越大,不满足于国内市场,决定开辟境外市场。1988年修船部开始承揽台湾渔轮零航修工程, 1991年开始承接外轮进厂修理。记得我们最初承修的两艘外轮是卡巴娜轮和新建利轮,都取得较好的效益。

为了增强修船生产后劲,厂部决定将厂里唯一的二千吨级船坞改造扩建为二万吨级新船坞,此举对我厂拓展修船业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但旧船坞的改造必然影响眼前的生产。厂领导指示修船部在改坞期间要“稳住职工队伍,保住骨干力量”。部领导认真研究,认为只有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去面对新情况,才能寻得好出路。正确的思路形成了,对策也就跟着来:到外地租借船坞生产,与在厂码头泊修相结合,把坞改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1993年,船坞改造工程正式开工,部领导带着经营人员奔赴沿海各地去寻找新的坞修点。我们经营人员先做广泛的调查摸底,不辞劳累地奔波于崎岖的山道、僻静的海滩。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闽东地区的三都澳、福安等地和马江南岸的下洋船厂,找到了好几处适合坞修的地方船厂简易船坞。我们的修船生产开始了“借鸡生蛋”的日子。

在外地借坞修船,毕竟不同于在厂内,有诸多困难和不便。我们在闽东的福安、三都等地进行坞修,条件非常艰苦。例如,我们承接的“天闽星”轮在福安六屿岛上的简易船坞修船时,岛上缺乏淡水、缺乏电力,干部职工没有地方住,只能在船上甲板打地铺。炎热的夏季没有淡水洗澡,早上上厕所排队,窘境可想而知。生产更艰苦,船坞简陋没有起吊运设备,加工及配套能力很差,遇到大量割换钢板、拆装较大船用设备时,只能土法上马,大家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硬把这些难啃的骨头啃下来。为了能按时完成任务,通宵达旦赶工干活是家常便饭。正是修船人不屈不挠的意志,在船坞改扩建的四年多时间里,产值不但不减,还持续增长,同时锻炼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修船队伍。

19977月船坞改造完成。航道局的“闽浚2号”挖泥船进坞试生产,首战成功,紧接着海军“515导弹护卫舰进坞修理。修船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生产高潮迭起。

1999年初,我被任命为修船部副主任,分管经营、材料采购等,并协助单船生产管理。2000年,工厂进行机构改革,把修船部扩大为修船事业部,下设修船车间、经营部、质检部。我出任经营部经理。刚上任我踌躇满志,却遇到了船市寒流。由于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全球船市低迷的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受挫,造船难、交船更难,船坞和码头经常被造船方面用于新船进坞和泊靠,修船设施被挤占,生产出现滑坡。在这种情况下,我带领经营人员奔波全省沿海各地,拜访了所有较大规模的航运公司,努力与各航运公司沟通洽淡适宜的修船业务,尽力维持修船生产。

厂部还决定把原属于修船事业部厂房、场地划归造船使用,而在船坞南侧的荒草地里,新建修船厂房和办公场所。20013月我们开始分批搬迁,第一批搬迁的人员是检修组、工段长(调度)组、质检部、安全设备组、仓库、工具室。由于厂房和办公室还在建设中,所以先在简易的过渡房里办公。那时刚好是春季雨水多,整个工地泥泞不堪,真是难为了第一批搬迁的同志。到了七月份,整个搬迁完成,修船部也从此有了较集中的生产区域。

200112月,工厂改制,福建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公司成立初期,学习外厂修船模式,工程全部外包,修船事业部只保留后勤管理人员,缩编至只有三十多人。由于这种模式不适应市场,给修船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还好被动局面很快得以扭转。20024月,新一届公司领导班子统筹大局,认为必须坚持造修船并举的发展方针,加大了扶持修船生产力度,逐步恢复修船事业部编制和部门功能。在又一个新的起点上,我被任命为修船事业部副经理。

在修船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修船事业迅速崛起。我们大力承揽业务,开展各种船舶的修理,一举拿下“胜利吉大”轮、“瑞太3号”轮、“白天鹅”轮等大船大修工程。接着挥师再战“闽浚2号”、“邦建”轮等5艘工程复杂高难度船舶的修理。公司修船重新融入市场并打开了新局面。同时进行了内部机构改革,撤销下属的修船车间、经营部、质检部,改设经营组、质检组、技术工艺调度组、后勤保障组及钳工、管工、电工、冷作、坞修、起运六个工段,人员编制130多人,队伍精干,运作灵活,实力增强了。

2003年公司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实施以扩大造船为重点,修船同步发展的战略,再次调整充实了修船领导班子。修船部新的领导班子在公司的领导下,团结务实工作,敢于打拼,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修船经营业务。随着航运市场的复苏,马尾造船开始走向兴旺。公司着力实施转换造船模式,引进应用先进技术和工艺,造船不再占用修船船坞,修船突破了最大的制约瓶颈,经营更加活跃,业务量快速攀升。

2004年,我担任修船事业部党支部书记兼副经理。在努力做好修船经营工作同时,做好部门党建和职工政治思想工作。我把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激励员工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我还全力协助黄以豪经理、蔡长岳经理做好内部管理工作。这一时期工作很忙很累,但心情十分舒畅,因为制约修船生产的瓶颈经一个接一个被打破,生产局面日新月异,尤其是马尾造船公司的修船声誉日隆,得到了各航运公司的青睐,业务量大增。

在公司支持下,修船部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进行适应性技改,增加新设备、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修船产值屡创新高, 2005年,修船产值达到2600万,职工的收入也同步增长。这一年,公司又决定把机修课划归修船事业部管理,从此修船部又多了一项任务,即做好全厂设备的维修和造修船机械加工任务,为公司造船和修船生产保驾护航。

200610月,公司任命我为修船事业部经理兼党支部书记。我成为修船部第12任负责人。上任之初,我认真回顾并琢磨历任领导的管理经验和工作作风,如张厚明、潘胜国、梁训信等已故老领导,工作扎实,富于气魄;李元标、杨仁锦、黄毅强等人,事业心强,认真负责;还有年青一代的领导黄以豪、蔡长岳等,思路活跃,勇于开拓。他们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学习和发扬,我也正是在他们的身教言传下,一步步成长起来。我接过修船事业的薪火,应当与同仁们更加勤奋工作,奋发有为,把修船事业向前推进。两年多时间来,我和修船部及机修课的同仁薛剑峰、陈思瑞、陈建生以及聘任助理李金栋等齐心协力,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尽力把工作做到位,促进修船发展。大家注重效率,抓经营、质量和安全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并取得较好成效。我们修船的质量得到了船东的好评,修船周期平均820天,满足了船东的要求,特别是满足中远航运和外籍船东的要求,工程再大再多再难,也只掌控在十几天时间。修船产值年年创历史新高,2006年总产值2662万元,2007年总产值3100万元。2008年总产值4200万元,是修船部成立初期总产值的20多倍。机修课不但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造船生产机加工、镗孔、修船机加工和全厂设备的维修保养任务,而且还承接非标任务,增加营业收入。

改革开放三十年,马尾修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修船吨位、工程难度、生产周期都是以前难以想象的。我们在机、电、管、坞修和大量船体钢结构换新方面,在省内同业中优势突出,特别是修理各种高难度项目的能力,是一般修船厂难以企及的。最近修理的中远航运公司 “湘江”轮,攻克了舵板重达20吨的高难度舵系修理工程,令船东钦佩。修船综合实力的全面增强,使马尾造船公司成为备受航运商们瞩目的修船基地,也是他们可信赖的战略合作伙伴。拥有庞大船队的中远航运公司就将我们列为他们在国内修船的三大定点厂之一。

我从事修船工作30年,有幸与祖国改革开放30年同步,见证了马尾修船的巨大变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相信我们的修船事业会以更迅猛的态势发展壮大。

 

 

 

 

 

                 作者:马尾造船公司修船事业部经理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8925.796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