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丁一凡:环境问题不可回避 节能反馈机制待强化

日期:2008-10-28  来源:机经网    点击:
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工业化国家走入工业化生产阶段,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新兴国家的发展瓶颈。近日,本报就资源与环境如何实现和谐发展的问题,专访了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所副所长丁一凡。 
  资源与环境矛盾将长期存在 
  丁一凡认为,资源与环境的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初期,资源都是通过殖民地来掠夺而不存在资源问题。然而,近年来,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新兴国家的发展瓶颈。新兴工业化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自然是资源消耗大户,和平的发展模式注定其只能通过市场去购买资源。而国际市场通过期货和金融市场对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资源采购进行控制,致使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际市场上采购什么资源,其价格就暴涨。丁一凡认为,这就产生了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世界资源价格的问题。实际上,在国际市场上,资源的定价权是通过金融市场、期货市场来操纵的。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金融和期货市场是不灵的,也就是说新兴国家没有定价权,国际市场资源价格的变化往往影响新兴国家的发展。 
  二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因为不能马上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由此又会招致国际社会的压力。丁一凡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发达国家是有责任的。发达国家出于商业、市场竞争等原因,技术不给新兴国家共享,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果要使用其技术就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同时,很多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对环保问题也没有足够重视,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进行技术改造与升级。 
  新兴国家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崛起 
  丁一凡认为,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是在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中发展起来的。而这些国家在承接产业转移之后,并没有进行技术上的改造,等于把污染也承接了。 
  他认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的一部分。我国的节能减排问题并没有形成很好的反馈机制,中央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比较大,但一些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只要能引进、能发展就行,导致我国环境问题仍然频频发生。 
  他认为,现在国家已经发现以前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因此节约型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要资源节约。我国一方面是要提高产出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另一方面是在国际合作中,新兴国家要与有资源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南南合作”。实际上,现在应该提倡资源节约,而且这样对第三世界的资源性国家来说也是有益的。二是要加快开发新的节能技术,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快速提高我国使用资源和节能环保的技术水平。 
  国内产业转移勿重蹈覆辙 
  目前,我国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在下降,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与转移。丁一凡表示,在国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定要吸取教训,不能把原来在东部的污染产业在没有进行技术升级的情况下转移到西部地区。 
  有调查显示,由于环境容量等原因,一些在沿海不适宜发展或是淘汰的产能,已部分转移到了环境容量相对宽松的地方。丁一凡说:“如果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的落后生产工艺转移到西部不发达地区,那将造成非常危险的后果。”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211999.39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