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江阔的白马港孕育了福安几代船人的梦想。作为全国三大民间船舶修造基地之一、我省百亿船舶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日渐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位于福安赛岐长岐村的福建中正贸易有限公司的厂区,笔者见到了憨厚朴实的公司董事长尤长荣。尤长荣,这位长岐“船老大”,亲身经历了福安船舶工业从小到大的巨变。
木篷船到“铁壳船”的蜕变
尤长荣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赛江河畔的长岐村。碧水黛山成就了长岐人别具一格的梦想,与相邻的象环、苏洋、青江等村以农业为主不同,长岐人世代造木船为生,各家都有从事建造、维修中小型木船的小作坊。
1978年,尤长荣的爷爷与赛岐镇合伙办起了福安第一家船舶企业——赛岐船舶修造厂,主要制造木篷船,厂里拥有全区最早的2000吨船坞。当时,赛岐造船业享誉一方,赛江上,送往各地的成品船及从各地送来维修的船舶川流不息。
谙熟了祖辈造船工艺的尤长荣是这个造船世家的第6代传人。从小就不安分的他,不满足于只守住祖辈创下的基业。1988年,他与人合股开办了拥有3000吨船坞的福安市赛江造船厂,这是全省第一家造船民营企业,开始建造铁壳船。
不懂焊接技术,尤长荣就按照木船的制作方式画出图纸,请来焊工。“那时焊工的工资是每天11元,外加一包‘大前门’。”尤长荣说。在不经意间,他创造了福安第一,这闽东第一艘铁壳船的名字就叫“福民油一号”。
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福安造船业从修造木船起步,逐渐向改装、修造钢质船发展。刚刚起步的民营造船企业,凭借着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低廉的价位,在国内中小型船舶改装和交易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从修船为主到敢造“万吨轮”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福安民间船舶修造业开始发展船舶修理、改装、拆解业务,迎来了第二次发展高潮。当时,船舶修造业开始成为福安市工业经济除电机之外的另一支柱,福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民间二手船舶修造基地,一批千吨船坞相继建设投产。
此时的尤长荣以敏锐的嗅觉,意识到事业发展的又一个机遇。他走出家门,来到位于白马港的湾坞寻求更好的发展。1999年,他与人合股建立了福安市马头造船有限公司,修建了当时全省最大的3万吨船坞,开始实现制造万吨轮的梦想。
1997年,东福公司首次承接出口新加坡的万吨驳轮,经美国验船协会检验合格,实现了福安建造出口船零的突破,结束了福安船舶工业单一生产改造二手铁壳船的历史;2000年,双福、丛贸、东明等船舶企业相继建造2000马力深海拖轮、3000吨级集装箱货轮,实现了建造大型机动船舶零的突破;2002年后,福建白马船厂、丛贸公司、福宁重工公司等船舶企业相继建造万吨级油轮、2万吨级油轮、万吨滚装船、4800吨集装箱货轮、6800吨集装箱货轮、2.1万吨沿海货轮;诚丰造船、东海等多家企业开始建造出口集装箱货轮;新远造船公司修理外籍船舶最大吨位达到12万吨……
正是一批批像尤长荣这样敢想敢干的企业家,使福安船舶建造吨位逐年增大,产品附加值逐步提高,船舶修造能力、产品档次快速提升。
百亿船舶产业基地续写辉煌
面对福安船舶业强劲的发展态势,尤长荣决定回到长岐,另辟蹊径,寻求企业更好的发展之路。
2001年,他在长岐村创办了全市第一家船舶物资贸易公司,为赛江和白马港两岸日益繁忙的造船业提供原材料。2002年,公司引进国内先进的钢板易处理生产线,当年处理能力达10万平方米。这样,赛江沿岸船舶业需要的原材料可以“就近取材”,企业免去了储存、运输环节,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资金。
2005年,尤长荣与家人联合投资成立中正集团,集团集船舶拆解、建造、钢材贸易加工为一体,下辖多家公司。
同一时期,福安船舶业实现了第三次飞跃。从赛江沿岸至白马港,42家船舶修造企业总资产达到29.6亿元,其中25家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达到27.2亿元,约为30年前的20倍。
今年上半年,福安船舶修造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32亿元,为当地创造了上万个就业岗位。随着赛江两岸的白马船舶工业园区、湾坞船舶物流配套园区、甘下船舶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到2010年福安船舶有望实现工业产值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