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造船业“寒冬”将至 配套业蕴藏巨大商机

日期:2008-10-09  来源:慧聪网    点击:
造船行业衰退拐点即将来临

    由中国国际海运网主办、法国勒阿弗尔大区经济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08第三届全球海运峰会暨海运物流洽谈对接会”,将于11月8日—9日在大连召开。

    举办方有关人士表示,造船行业内部对于衰退拐点即将来临的理性判断大体趋于一致。此外,专家学者也纷纷对造船业“寒冬”来临进行理性分析和讨论。11月上旬专家学者以及业内船东将齐聚全球第三届海峰会,届时,30家造船领军人物和专家学者600多人将对话“海上达沃斯”,针对造船“寒冬”等热点问题进行圆桌对话,或将为步入寒冬的造船业集体“解冻”。(来源:中国证券报蒋家华)

    专家建议中国造船业应提早求变

    提升国内船舶配套产业任务紧迫

    在日前于德国汉堡市举行的“中国船舶产业发展论坛”上,专家表示,伴随着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中国国内船舶配套产业的规模与技术水平已经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中国江苏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仕权告诉记者,目前中国造船业高速发展,诸多船舶制造商在船舶整体组装方面的生产和技术趋于成熟,但国内船舶配套产业非常弱小。

    据介绍,不少企业都从德国等发达国家进口船舶配套核心设备,致使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以大洋公司为例,除造船板等基础材料外,发动机、电子控制设备等船舶“心脏”一般都从国外进口,进口配套产品比例高达70%以上。

    除此之外,国际造船市场价格大幅回落,人民币汇率上升,劳动力价格上涨,已经或正在制定的造船新标准、新规范可能会提高造船工艺和技术要求,都是对中国造船业新的挑战。在此情形之下,有所变化将是最好的防范。

    需求出现拐点?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为102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手持船舶订单1921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2%。从目前的手持订单推断,未来三年中国造船完成量仍将以35%的速度增长,造船业在世界市场所占比重将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但市场形势渐变,受多重因素制约,未来承接新船订单或将呈下降趋势。

    根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承接新船订单量1177艘、8605万载重吨,同比分别下滑47.8%和30.1%,但是,以载重吨计,2008年前6个月成交量仅次于2007年同期水平,与2006年基本相当。

    因此诸多业内人士预计,2008年有望延续船舶制造业在2007年的辉煌,2009年和2010年两年也有订单的支撑,但在2011年后,新船订单将会大幅下滑,在2011年或者更早的2010年,船舶建造将呈现出下滑拐点。

    但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市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新龙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现在提出拐点论还为时过早,目前订单出现减少主要是今年不利因素集中凸显。受钢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美元次贷危机等影响的行业回落,在多数造船企业订单延续到2010年甚至2011年的情况下,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订单变化将取决于未来世界经济发展。

不过张新龙也表示,我国造船企业设备老旧、技术落后、造船模式单一,在订单减少、成本提升、行业利润下滑的情况下,确实存在不小的风险。例如今年上半年,由于造船量大幅增长,甲板机械、舵机、螺旋桨、阀门齿轮箱、低速机曲轴等配套产品都供不应求。

    同时,船等机的情况越来越多。一些能够拿到订单造船企业,也远远低估了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涨带来的影响,尤其是新兴船企,往往将大部分资金用于船厂的扩建,甚至获得的经济效益不能维持后续生产,造成拖期交船,未来将有大批这样的企业面临淘汰。

    船舶配套产业蕴藏巨大商机

    近年来,一直有专家呼吁,造船业作为一项战略产业,不仅要引起本行业的关注,更需要其他关联产业的支持。

    中国在全球航海业所占比例不断加大,造船业是最大受益者。20世纪90年代后,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进口和出口产品仰仗海上运输,使得中国的航运经济逐渐走强,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年海上贸易额将达到1万亿美元。

    张新龙指出,造船业进一步发展,需要为航运提供支持的综合性产业实现提升,配套产业与之相辅相成,水上航运、海洋开发等下游产业体现带动作用等。例如在国内就存在大批的老旧船只需要淘汰,而目前新船市场的高价也促进了船舶修理的快速增长。

    面对全球造船企业遭遇新船订单量下滑的不利局面,国内船企也在积极寻找对策。在采访中,不少企业表示,新船高峰需求的结束也就意味着船舶修理的兴盛即将来临,未来船舶配套产业将蕴藏巨大商机,借助港口优势实行船舶组装产业与配套产业集群式发展,也是国内外船舶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9739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