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全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会议在浙江宁波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农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交流了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了面临的形势,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质量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部首次以农业机械化质量为主题召开的重要会议。农业部张桃林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增强质量意识,提高质量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产品质量打基础,提高作业质量出效益,抓好维修质量保安全,提升服务质量促和谐;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强化手段、履行职能,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质量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会议明确了我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完善质量管理手段,健全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规范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抓好主要作物、重点产品、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化质量,全面提高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开创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新局面。
张桃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多年来,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在提高农业机械化质量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法律法规建设不断加强,评价监督体系逐步完善,支撑保障能力明显提升,质量工作效益初步显现。典型调查显示,我国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从十年前的8.8小时提高到现在的40小时以上。农民对联合收割机和植保机械质量满意度达到96%以上。
张桃林指出,农业机械化质量是农机产品质量和运用效果的有机结合,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四个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了农业机械化质量的有机整体。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从整体上把握农业机械化质量,通过监督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提高农机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通过抓作业质量,提高农机使用效率,降低农产品成本,增加效益;通过抓维修质量,降低机具故障率,提高技术状态,促进农机化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通过抓服务质量,推动农机使用的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科学、和谐、安全发展。
张桃林指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跨入中级阶段。提高农业机械化质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质量,才能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改善结构,增加效益,实现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对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的迫切需求,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可靠的农机产品和更为舒适的农业生产环境和有效的生产手段,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农业机械化和谐发展的文明成果;才能减少农机质量事故和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安全发展。
张桃林强调,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树立和强化法制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找准提高农业机械化质量水平的着力点和突破点,认真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认真实施法律法规,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农业机械化质量监督管理职能,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工作行为,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二是加快完善标准体系,抓住农机化发展的主要作物、重点环节和关键技术,加快作业、维修和报废的标准制定,健全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三是高度重视试验鉴定,要统筹考虑科学规划鉴定体系,引导鼓励鉴定机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让符合条件的省级鉴定机构参与部级鉴定,积极扩大部级鉴定规模;四是依法组织调查投诉,科学制定质量调查计划,依法组织开展在用特定种类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调查,及时、高效、公正处理质量投诉事件,切实维护农机所有者、使用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五是大力开展推广培训,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区建设,做好推广目录制定和管理,加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提高农机手的使用操作和维修保养技能;六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提高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发挥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加强统一协调,形成促进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合力,促进农业机械化质量水平的全面提高。
浙江省茅临生副省长、宁波市陈炳水副市长、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宗锦耀司长、刘宪副司长、浙江省农业厅孙晶淼厅长、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刘敏站长、杨林副站长、朱良副站长、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丁翔文站长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农业农机厅局长、处长和鉴定站长以及部分农机专家。浙江、山东、江苏等7个省市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