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产保价难如愿
针对钢铁产能过剩,以及下半年需求放缓,部分钢铁企业可能正在酝酿一场限产保价的联合行动,以适度减少钢材供应,缩小供需缺口。
即使限产保价能够实行,集中度不高的中国钢铁业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还很难说。而从另一角度看,钢材价格继续下跌势也将逼迫钢企自动限制产量,甚至关停。
尽管市场低潮往往是产业机构调整的良机,而这也是政府所鼓励的方向,但很多小企业却只能关停,很难通过并购重组而获得另一条出路。
尽管中国政府出台多项措施鼓励中国钢企并购重组,以提升行业集中度,但2007年中国钢铁业集中度不升反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数据称,去年中国产钢最多的十家大企业集团粗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为36.79%,比2006年下降0.78个百分点。
由于国内外市场镍价的疯涨,下游最主要的用户,不锈钢企业已备感成本压力,加上国内不锈钢市场的持续走低,在上月的国内主要不锈钢企业碰头会上,太钢、韩国浦项(在青岛和张家港的不锈钢厂)、宝钢旗下的宝新等主要企业决定7月限产20%。
双重因素挤压钢厂
上周五,伦敦金属商品交易所(LME)镍的现货价再度创下26050美元/吨的历史高点,国内镍价现货成交价格直逼23万元/吨的大关,较之年初上涨了近5万元/吨。
有不锈钢厂人士介绍说,虽然镍在不锈钢的成本中只占8%左右,而不同品种的产品用镍量也有所提升,但今年镍价近30%的涨幅让不锈钢企业备感成本压力。
从6月中旬开始,国内不锈钢冷轧市场价格一路走低,跌幅达2000元/吨,市场形势一度极为严峻,使国内主要生产企业在杭州提前召开协调会,成本增加及市场产品下跌使得国内主要企业不得不实行限产保价,目前亚洲其他主要不锈钢厂也有跟进的意愿。
有分析师表示,不锈钢企业目前对时下镍价狂涨非常担忧,其减产可以使镍的市场供给面受到控制,企业可以增强价格主导权,同时对企业的产品价格起到支撑作用,更有利下半年的产销运作。
编辑点评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供给和需求的博弈,降低供给促使价格上升的前提是,市场的不饱和。一旦需求低迷,单方面的降低供给往往很难起到抬升价格的目的。更何况分散式的钢材生产局面,是否能有效地统一限产,还需试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