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延伸和拓展

日期:2008-09-08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  点击:

 党的十七大召开后,省委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省委八届三次全会上提出要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这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省委在日前召开的四个专题调研检查情况汇报会上,又结合新的工作实际,对两个先行区建设作了深入阐述。当前,准确把握两个先行区的深刻内涵,全面认识建设两个先行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延伸和拓展,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更好地服务全国工作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两个先行区内涵深刻意义重大

  建设两个先行区,关键在先行先行意指走在前面。就发展而言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概念,它表明在发展中力求预先进行、以先制胜;凸显善于抢抓机遇、率先发展;强调敢为人先、高位突破、形成先导,进而聚合成整个区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不可少的气势、氛围、能力和态势。可见,先行蕴含了对发展内涵的更深拓展和更高追求,体现了在全局中争取更大作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显示了对自身发展优势和前景的坚定信心。

  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是中央的期望所在,是福建的责任所在,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方向所在。建设两个先行区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坚持科学发展、凸显对台优势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任务和定位,指明了怎样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路径和方向,同时要求,海西要先行,福建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身必须先行,更好地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联系决不是存在于静止状态之中,而是存在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已深入人心并且效应日益显现的时候,省委提出要将实现这一战略思路的路径和方向朝着建设两个先行区延伸和拓展,是为了赋予其更加科学、更为丰富的内涵。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之所以需要而且能够延伸和拓展,除了表明它本身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质和活力之外,还显示出通过全省人民齐心协力的努力奋斗,这一战略思路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提升,这一提升使建设两个先行区成为新的发展阶段一个自然和必然的抉择,海峡西岸经济区完全有可能沿着建设两个先行区这一基本路径和方向,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建设两个先行区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实践还表明,科学发展观也是破解发展难题,应对各种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要在更高的层面上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必须更加突出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统领,通过两个先行区建设,促使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更加有机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更加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更好地整体推进,从而立于发展的先进行列。

  建设两个先行区是对区域发展新趋势的主动应对。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全国各地迅速形成了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热潮。如上海市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大局、使命和责任意识,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东省提出要坚持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努力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重庆市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等等。各地的提法虽然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要在区域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体现和实现先行的强烈愿望。面对区域发展与竞争的新潮流,消极观望就意味着落后;无所作为就等于退步。作为沿海省份,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福建应当直面挑战,勇于竞争,奋发有为,通过建设两个先行区,在区域发展和竞争中抢占先机,更好地立足、融入和服务全局。

  建设两个先行区是更好履行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福建在对台工作中独具五缘优势,肩负重大责任,承担重要使命,必须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上走在前头。当前两岸关系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对台交流合作出现了许多新的动态,福建要保持领先地位并有所提升和拓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必须有更大的作为。只有建设好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才能体现福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凸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优势,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大政方针。

  建设两个先行区是充分发挥优势,实现率先发展的必由之路。福建已跨越人均GDP3000美元这一重要发展临界点,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由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国家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方方面面呼应和参与建设的合力不断增强,福建发展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以来,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集聚了强大的发展后劲,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沿海港口、外向带动、生态资源、对内联接等优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优势而无作为,就是对发展、对人民的不负责任,我们应当进一步增加责任心和紧迫感,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扎实建设好两个先行区

  建设两个先行区是对福建改革创新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福建是实施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的省份,是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素来拥有在改革和发展中先行的优良传统,广大干部群众对先行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三十年来,不论是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还是建设经济特区,设立沿海开放城市,不论是深化国企改革,还是发展民营经济,不论是促进闽台交流交往经贸合作,还是全面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福建始终都站在时代前沿。建设两个先行区秉承了这一勇于和善于先行的开拓创新精神和优良传统,必将在新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弘扬。

  二、两个先行区建设与海西建设紧密关联有机统一

  建设两个先行区不是独立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再另行建设两个新的,而是要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新形势下,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确定一个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有利于发挥福建自身优势的基本路径和努力方向,就是要用科学发展的先行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挥福建对台的独特优势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因此,建设科学发展先行区与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统一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践中。建设两个先行区,首要的是建设科学发展先行区,科学发展起着决定性、根本性的作用,促进两岸人民交流合作依靠发展,同时也促进着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突出科学发展先行,又要加快推进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共同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2004年初,省委组织全省上下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福建实际出发,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思路。这一战略思路提出以来,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始终立足于实践,致力于,努力实施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八大举措两个纲要,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等,随着实践的深入,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拓展。这种认识的不断深化经历了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主要围绕着什么是为什么要建设建设怎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来展开。在这个时期,省委明确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构想、基本思路、基本态势、基本格局和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发展思路逐步完善,定位日益明晰,效应不断显现,氛围日渐形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好的形势、趋势、态势和气势。

  第二个阶段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起点,省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这一阶段着重解决的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问题。建设两个先行区的提出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个重要成果,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一个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建设两个先行区是在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取得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深化和升华,体现了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凸显了福建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的责任意识,明确了新的发展阶段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任务、方向和重点。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到两个先行区的延伸和拓展,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也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不断深化、提升这一人类认识规律的生动体现。

  三、建设两个先行区条件有利基础坚实

  当前,建设两个先行区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和坚实基础。天时,就是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我们面临着中央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发展的两大历史机遇;地利,就是拥有良好的基础和区位优势;人和,就是全省业已形成良好的海西效应和良好的发展氛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进一步发挥好自身优势,实现先行

  一是有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正确指导。科学发展观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两个先行区建设的定位、方向、重点将更加切合福建的实际。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谋求科学发展的责任意识、作为意识将日益增强,并不断转化为建设两个先行区的自觉行动和强大力量。

  二是有坚实基础的有力支撑。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 福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经济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是民营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日益加快,创新能力、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均居全国前列;生态省建设有力推进,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首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位列全国第一;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建立闽港合作八大平台和闽澳四项合作机制,闽台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创下多个对台交往的第一。这些发展的基础优势、区位优势、对外开放优势、文化优势等,都可以有效地转化为支撑先行的优势。

  三是有海西效应的支持促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合力不断增强,效应不断显现。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部委、中央企业与我省签署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合作协议。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还进一步拓展了区域合作的空间,许多省市特别是相邻的周边地区都把海峡西岸经济区视作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平台,主动融入对接,一个新的区域经济联盟正在形成。海内外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反响热烈,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密切关注热情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同时,几年来,全省上下进一步形成了谋求发展的意识、攻坚克难的精神、应对风险的气势、服务全局的合力、拓展创新的气魄、锲而不舍的韧劲,经济社会呈现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态势。这些都是建设两个先行区的良好氛围。

  四是有党的建设的坚强保障。省委坚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于从体制机制入手,创新领导干部的评价机制,建立选人用人公正机制,提出五重五不简单的选人用人方法和要求,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党的建设有机地融入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实践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吸引力不断增强。当前,全省党员干部正在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提出的五个必须的要求,努力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强大力量,这些都为建设两个先行区提供了坚强保障。

  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总结经验,凝聚共识,增强合力,进一步夯实先行的基础,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真正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建设好两个先行区,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204825.062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