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科学发展先行区可行性分析

日期:2008-09-01  来源:新华社    点击:
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是福建省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目标。近年来,这个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转型期。
  福建省建设科学发展先行区,海西建设成效逐步显现,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民生持续改善,比较优势日益凸显,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海西效应日益扩大为先行区提供了重要外部环境。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部委或央企与福建省签署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合作协议或会议纪要,从规划布局、项目建设、口岸通关、金融服务、财政税收等方面支持和促进海西发展;海西的发展也得到了台湾和港澳地区的积极响应,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来访福建,香港和澳门表示将为海西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务,海外华侨也密切关注海西的建设动态;邻省周边地区也将崛起的海西视为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平台,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经济迅速发展为先行区创造了有利条件。福建省近年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达9249亿元,经济发展非常平稳,“十五”期间,全省经济增长率平均波动幅度仅为0.78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达188.12,资源消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万元GDP能耗从低到高居全国第6位。
  近年来,福建省经济结构日益优化。首先,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品牌农业发展迅速,截至2008年2月底,福建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的农产品数量达10个,位居全国第6位;工业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对全省经济的贡献超六成;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占GDP的比重达40%。其次,需求结构持续优化。2007年总投资、总消费和净流出三者的比例为50.4:45.7:3.9,与2004年比,投资和出口的比重分别提高了7.5个和1.6个百分点。另外,福建省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六成,非公企业和民间投资形势良好,非公企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近90%,民间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超过50%。

——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为先行区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福建省拥有100个“中国名牌”,占全国名牌总数的5.1%,连续4年居全国第五位。福建省近年来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2007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额172.2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89%,全省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2007年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11.28万人,随着科技项目投入的稳步增长,科研成果显著,2007年,全省专利申请和授权数分别为11341件和7761件,分别居全国第12位和第9位。在2007年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福建省有5项科研成果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近年来,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也迅速发展壮大,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2007年,全省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5.8%,2005-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6%,至2007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191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达383家。

——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为先行区的建设增创新优势。一是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全国林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借鉴;率先在全省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开展绩效评估;率先出台各项措施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二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成效明显。自2004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以来,截至2007年,全省有农业人口的80个县(市、区、管委会)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全面覆盖。同时,福建省积极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合作制度,城乡并举扩大了基本医疗覆盖面。三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2007年全省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723个,实际利用外资达40.61亿美元,外资投向日趋合理,第一、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资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投资结构。
  另外,近几年来,福建省先行先试,出台了许多惠及港澳台胞的各项政策,在金融业务、农林业合作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两岸口岸海上直航、旅游产业合作等多方面取得新的成效。2007年,实际利用港澳台资共达20.24亿美元,闽港、闽澳贸易总额达36.12亿美元。

——民生持续改善为先行区的建设奠定了社会基础。为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福建省落实“四免一补”政策,在全国率先出台劳务派遣政府规章及配套政策,2005-2007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187.91万人,实现下岗再就业27.67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7.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累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近10亿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千元。
  福建省民生民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包括在全国率先推行免征部分农业特产税和全面免征农业税,全省农民年直接受益27亿元;在全国率先实行全省农房统保;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76.76万农村居民享受低保;在全国率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城市低保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率先实行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助学金制度;实行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开展建立城市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的试点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率先将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建立农民工参加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等。

——整体比较优势为先行区的建设提供了后劲保障。从区位看,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东接台湾,居珠、长三角中间地带,与浙江、广东、江西省毗邻,拥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福建是全国率先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省份之一,目前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从产业看,特色农产品、电子产品、纺织产品、机械设备等一直是福建省的支柱产业,也是在全国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近几年,福建省主要农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工业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3%左右,居全国第9位;从资源看,福建山海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水资源总量1168.7亿立方米,占全国4.2%,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2007年底福建省从业人员达到2015.33万人左右;从人文看,福建省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闽籍华人、华侨达1100万人,足迹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港澳同胞有120多万人祖籍在福建,而台湾同胞中80%以上祖籍在福建。全省拥有的文物点居全国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第3位,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区域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建设科学发展先行区中,福建省仍受到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经济发展方式、资源约束、市场培育等因素制约。

——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福建省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特别是交通网络发展总体水平比较滞后,目前福建省形成了“一纵两横”(沈海线,福银线,厦蓉线)高速公路主骨架网,通车总里程为1300多公里,但高速公路密度仅相当于江苏的31.0%、浙江的43.3%、山东的48.5%、广东的54.0%,而且福建省等级公路里程只占公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二,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占比均高于80%。港口方面,福建省天然良港众多,但开发利用不足,港口规模小、深水泊位少,不仅没有一个港口进入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前十名,而且全省港口的吞吐能力加起来还比不上一个宁波港,建成1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仅3个。港口的各项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与集疏运中心枢纽港口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工业基础方面,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15178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678家,占10.9%,江苏、浙江、山东的大中型企业均超过3000家,广东的大中型企业超过5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理想,有些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存在“挂牌”现象,有些高新技术产品并不“高新”,只是高新技术的外围产品、低端产品。2007年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452.1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2.6%,所占比重比2004年还下降了4个百分点。
  三是产业链较短,上下游配套能力偏弱,产业集群效应不强。福建省产业集群大多数是通过优惠政策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来吸引企业形成空间上的聚集,很难真正实现以其内在良性运行机制和产业关联为基础的集聚,很难形成在本地根植性强的产业集聚效应。产业集群内上下游产业间关系比较松散,关联程度不强,产业配套能力较差,无法构筑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链。全省销售额居前列的戴尔公司在厦门的采购额只占中国采购总额的5%,而且多半是包装材料,价值较低,其配套厂商大多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一是经济增长过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2007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4321.74亿元,同比增长38.7%,外贸依存度超过60%,出口依存度超过40%,很容易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与此同时,最终消费率却逐年走低,2007年,福建省最终消费率为45.7%,明显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有20%左右,远低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增长过于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近几年,福建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但在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中,第一产业缩减所腾出的空间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填补,第三产业则发展相对缓慢。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连续10年在38%-40%之间徘徊,而发达国家服务业的比重占70%以上。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发展的滞后,制约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和就业规模的扩大,也削弱了经济发展后劲。
  三是增长质量不够理想,经济增长过于依靠物质要素的投入。随着资源环境对经济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主要依赖物质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实现经济增长的老路已经难以为继,节能降耗成为“十一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但当前福建省经济发展还是过于依赖物质要素的投入,过于依赖外延型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

——资源约束问题。
  一是土地与经济建设的矛盾。福建素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0%。目前福建省每年城镇新开工项目5700多项,实际征用和购置土地面积1.4亿多平方米,并且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因此在耕地占补平衡的情况下,满足建设用地的需要,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建设用地供应相对紧张,个别项目会出现无地可供的情况。
  二是能源稀缺省份,自给率偏低。福建省无油、无气、缺煤,2007年能源生产总量2579.78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速达到12.6%,但能源生产远跟不上能源需求的增长,同期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8.7%。依据这种趋势发展,福建省能源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缺口只会越来越大,对调入能源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目前福建省能源缺口已经接近5000万吨标准煤,三分之二的能源依赖省外(境外)调入。
  三是人力资源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福建省人才培养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2007年,福建省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58.65万人,占总人口的1.6%,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发展较为薄弱,总体上看,福建省高等教育事业仍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2007年,每万人中高等学历人口仅500人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市场培育问题。一是消费市场空间有限。巨大的市场意味着巨大的需求和巨大的商机。随着福建经济的快速发展,福建的市场规模在逐年扩大,但与沿海主要省市相比,差距较大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2007年福建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7.85亿元,占华东地区的比重只有9.5%,比2004年略降0.1个百分点。
二是品牌占有情况。市场占有情况是反映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几年福建省工业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居全国第9位,但从2005年开始,占有率有所下降,与发达省份的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2004年福建省工业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5%,2005年下降到3.1%,2006年又下降0.1个百分点。福建省工业品出口市场的占有率也在连续下降,2006年占有率为5.0%,比2004年下降0.9个百分点,这些意味着福建省制造业的竞争力在下降,市场开拓能力也在下降。三是消费能力不足。经济实力决定消费水平,而消费能力不足又反过来制约经济增长。福建省居民人均消费额只有8931元,不足上海的一半,仅相当于浙江的四分之三、广东的五分之四、江苏七分之六。消费层次也偏低,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9%、46.1%、均高于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96684.437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