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部2010年发展规划,我国耕整地、播种机械化水平要在现有水平基础上将有较大提高,对耕种机械将有较大的需求。此外,国家已明确提出在黄淮海平原、三江平原、松辽平原、黄河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新建226个商品粮基地县,新建优质棉基地县150个,将对耕种、植保机械有较大的需求。目前,全国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的大部分及配套农机具的绝大部分都是超期服役,急需更新换代。此外,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许多省区提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如:山西省提出201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主要农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百亩耕地配备拖拉机动力数达到15马力,拖拉机与农具配套比达到 1∶2。黑龙江省计划到201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030万千瓦,农用拖拉机达到89万台,耕地、中耕机械化程度达到90%,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 85%。江苏省计划到2010年,农用总动力达到2950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达到6万台,“九五”末期耕作机械化程度达到90%,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达到50%。山东省在1998年提出,三年内新增与大中拖拉机配套的深耕犁、深松机4万台,秸秆还田机3万台。该省县以上财政当年用于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补贴资金达5000多万元。因此,从农业发展的大环境来看,耕种机械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当前的耕种机具市场,基本上是买方市常传统的中小型耕种机具,如铧式犁、圆盘耙、谷物条播机等,国内产品基本上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中,小型机具生产能力过剩,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部分热门产品,如秸秆及根茬粉碎还田机、精少量播种机、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耕种联合机械等,在数量和质量上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农业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所需要的一些产品,及一些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耕种机械产品,还需要开发新品种,提高企业的产品制造加工能力,满足农业生产和拖拉机配套的需求。
目前,我国耕种机械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也随拖拉机出口到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的产品以中小型为主,包括铧式犁、圆盘犁、圆盘耙、旋耕机、谷物播种机等。其中,圆盘耙(犁)片大量出口美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九五”期间我国耕种机械产品出口稳定增长。由于我国中小型农机具性能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价格低廉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我国中小型耕种机具十分青睐。今后,随着拖拉机出口量的增长,我国耕种机械产品有较好的国外市场前景。(信息来源:农机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