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步

日期:2008-07-23  来源:慧聪网    点击:
信息来源:《装备制造》杂志 作者:陈曦

    2006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8号文)正式发布。同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公室成立,主要职责是:组织编制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规划,协调相关重大政策,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落实。

    近两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取得重大进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十七大再次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中央领导人也多次就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了重要批示。各种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多个国家部委单独或者联合下发了若干文件,全社会重视装备制造业的环境已经形成。

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突出

    近两年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高于制造业和GDP,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2006年,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92397亿元,占制造业工业总产值33.65%;工业增加值23047亿元,占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31.82%;利润4536亿元,占制造业利润总额的35.41%。

    200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进出口总额7989.65亿美元,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5.39%:其中进口4073.49亿美元,出口3916.16亿美元。装备制造业进出口总额与2001年的2224.74亿美元相比,平均增速达到29.14%。

    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增长30%以上,2006年更是超过石化产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2007年,陕西装备制造业产值1380亿元,同比增长39.3%,增长速度居全省各产业之首。

    企业体制改革取得进展

    装备制造业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较大,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因素。近两年装备制造业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放在了减轻国有企业历史遗留的沉重负担,优化所有制结构、加速企业重组上,并取得了成效。

    2006年4月,中央管理的10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已经全部完成了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工作,其下属学校、机关移交地方管理。

    股份制改造推进了装备制造业实现投资多元化,中央企业、外地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大型跨国公司也都参与其中。民营企业新疆特变电工接手沈阳变压器厂之后,注入高效管理模式,迅速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明星企业”。

    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间的合并重组速度加快,形成了很多大型公司。中钢集团兼并西安重机有限公司,投资24.8亿元建设重型装备制造基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无偿接收保定天威集团股份,重组后的天威集团正在建设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保定·中国电谷天威产业园,投资300亿元发展光伏发电、风电和输变电产业。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近年来,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行业的需要,确立国产化依托工程,组织统一对外谈判,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开发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加速了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的进程。同时,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获得长足进步。

    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路径已经从引进、消化、吸收的传统模式拓宽到联合投标、引进人才、以系统集成带动成套、发展独创性技术等模式。

    发电设备、船舶、冶金设备、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电路专用制造设备、数控机床等行业中许多以前依靠进口的重大装备都有所突破。截至2007年底,装备制造业领域共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7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家、国家工程实验室7家。2006年、2007年两年共有131项装备制造业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特别令人高兴的是沈阳鼓风机有限公司工人杨建华创造的“离心压缩机、鼓风机机壳拼装制造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际竞争力提高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质量、技术水平也大有改观,一批重大装备已占领国外市场,在国际上树立起了良好的信誉。

    上海电气集团品牌“上海电气”已经进入亚洲品牌500强,为亚洲机械类品牌第5名、中国机械类品牌第1名。沈阳机床集团在世界机床行业已经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跃跻身前十,并建立了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数控机床制造基地。

    中国发电设备行业近年来呈现井喷式增长,在市场占有率、利润率、产品价格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发电设备产业国际竞争力已跃居世界第二方阵。2007年,机床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7.4%;数控系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突破50%;数控金切机床产量超过12万台,数量居世界第一。

    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是提高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各省市根据自身的基础和优势,正在大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装备制造基地。

    沈阳铁西工业区是中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聚集了中国工业领域一大批行业排头兵企业,曾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铁西区曾一度陷入困境。随着国家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铁西区通过搬迁重组重建,成功地摆脱了“东北现象”。现在铁西区内有以沈阳机床、沈阳鼓风机、北方重工、特变电工等企业为代表的一批装备制造业企业,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装备制造聚集地。

    上海临港装备产业区依托上海产业基础完备、人才资源集聚、配套服务齐全的特点,充分发挥临港产业区综合交通汇聚的区位优势,按照联合大集团、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基地的思路,选择以清洁高效发电和输配电设备、大型船舶关键装备、海洋工程设备、自主品牌汽车、轨道交通设备等为代表的关键性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3年间,已经有大批装备制造业大企业落户临港基地,产业集群优势和作用显现。

    企业国际化取得成绩

    为寻求更大发展,企业必须走向世界。中国企业通过兼并外国企业、在外国设厂或研发机构、承接外包业务等方式,在国际化道路上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机床行业现已并购了10家著名海外机床工具企业。哈尔滨量具刀具集团并购世界知名的德国凯狮公司,不仅突破了技术封锁,获得其原创核心技术及品牌、销售渠道,而且进行全方位对接,大大缩短了同类产品开发时间。

    三一重工先后在印度、美国建立了工程机械制造基地;西电集团在埃及投资建设输变电设备制造园。华为、中兴、联想集团也都充分利用外国人才优势,在印度和日本建立了研发机构。

    西飞、沈飞、成飞、黎明公司等中国航空制造企业承接了波音、空客、GE等国际著名公司的外包加工业务,不仅提高了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还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化在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企业改革相对滞后,产业集中度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少;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引进国外产品和技术时对消化吸收重视不够,重复引进现象严重;巨大的国内市场资源未能有效利用,用户对国产设备的支持仍嫌不够,首台(套)产品进入市场困难;调控体系尚不健全,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法规出台缓慢。

    声明:慧聪机械工业网独家享有《装备制造》杂志稿件发布权,所有稿件均受双方合作协议条例保护,其他网站、杂志、报纸等媒体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违者必究。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48270.484 s, 2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