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体现时代精神的自主创新

日期:2008-05-12  来源: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作者:陶火生 梁悦凤  点击:

党的十七大报告凸显了自主创新的时代需要。自主创新已成为新的时代命题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从时代精神的整体性维度来看待自主创新及其基本要求,我们更感责任重大。

   现代性的理性启蒙把科学当作解决中国社会从传统进入现代的主导性力量,这一力量形成了现代中国。同时,科学主导下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也产生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自主知识产权匮乏、科学技术水平滞后、创新能力不足等。创新成了时代发展的强烈要求,也成了时代精神的核心界面。正是在这一时代精神的语境中,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把它作为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一判断,既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需求的深刻认识,也是紧紧把握时代精神要求的体现。

   自主创新作为时代精神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科学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领域发展观的完整综合,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其中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自主创新的时代精神。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依赖于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大量的制度创新,政治体制改革在革除旧的不合时宜的社会体制的同时,还需要用新的体制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建设进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和文化体制创新,在实践中创造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先进性的当代中国文化,推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和学术观点创新。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需要社会治理的方法创新和体制创新,通过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激发社会活力,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统领的社会系统的复合结构只能选择新的发展路径,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才能持续、稳定地推动社会整体进步。

   自主创新反映了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拓展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的实践路径。科学与和谐的发展路径选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为发展路径选择的根本出发点和价值归依,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创造性为力量来源。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的自主创新必然要符合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社会生产仍然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精神文化需要和生态需要,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在既有的发展方式条件下仍需改善。自主创新的时代精神拓展了人本导向的发展路径。通过自主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通过自主创新变革旧的体制和机制,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通过自主创新改善民生,真正做到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通过自主创新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系统,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和生态利益。

   自主创新的时代精神提升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是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发展路径、以建设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重大目标的主导精神。作为对时代精神的回应,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六个基本要求,其中提到:自主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更是社会发展方式的根本创新,并且在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中体现了社会发展方式的整体性创新。

   自主创新的时代精神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性是全息的和整体性的,它以科学技术创新为主导,并且强调了以全社会的制度、文化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整体性进步。在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基本要求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氛围的培育、创新实践的规范、创新型社会的建构等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方式的重新调整,凸显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创新作为发展的内在动力,本身就是系统化的,包括了创新主体、制度环境等一系列创新条件的转换。就其突出地位来看,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是自主创新时代精神的首要表现。

   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的主要内容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这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性要求,其主要路径在于教育;自主创新的投入问题,包括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投入中的引导作用,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自主创新的体系建设,即从整体上推进,注意突出重点、基础和前沿,抓住关键学科和核心领域;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自主创新的生产力功能的实现在于科技成果的应用型转化,推进科研与推广结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和水平,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自主创新的体制保障,包括自主创新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自主创新的环境建设,就是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自主创新的环境建设,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即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敢于探索、勇于冒尖,大胆提出新的理论和学说。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208813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