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2007年福建省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日期:2008-03-14  来源: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作者:cfmif  点击:

2007年福建省机械工业在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推动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市场导向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全行业产销实现了快速增长,出口产品出现升级之势,经济效益水平和运行质量也有了较大改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行业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一、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1.产销平稳快速增长,总量规模突破两千亿。

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67.11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000.62亿元,比上年增长34.4%;产销率为96.8%,比上年高0.7个百分点。按同口径比,2007年我省机械工业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各省市第13位,总量规模居第16位。从各分行业情况看,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实现产值均呈现30%以上的快速增长势头;电器机械行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增长22.6%;仪器仪表行业发展仍较为缓慢,仅增长14.1%。从各设区市情况看,各设区市基本协调发展,工业总产值均呈现24%以上的快速增长势头,但龙岩、三明等规模总量较小的市增长速度相对较快,福州、厦门等规模总量较大的市增长相对较慢,其中龙岩市增长61.1%,增幅居各设区市之首,厦门市增长24.1%,在各设区市中仍居最后一位。

2. 大部分重点机械产品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支柱产品快速增长。

在重点监控的27种主要机械产品中,有22种产品生产保持增长态势,特别是船舶、汽车、工程机械等支柱产品呈现快速增长,其中汽车(含改装车)产量13.6万辆,比上年增长27.1%;装载机产量3.9万台,增长50.3%;民用钢质船舶产量28.6万总吨,增长70.6%;另外金属集装箱、机床、叉车、压路机、交流电动机、水泵等产品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小型拖拉机、摩托车、发电设备、电力电缆、混凝土机械等5种产品因市场需求变化及产品结构问题使生产呈不同程度下降。

 3.出口继续较快增长, 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

2007全省机械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26.19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增速在第三季度呈逐月加快之势,且较上年同期明显提高,但出口率为31.3%,较上年仍略有下降。近几年来我省出口的主要机械产品虽然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档产品为主,但出口产品结构逐年有所改善,中高档产品明显增长,特别是以工程机械、汽车、船舶等为代表的我省机械工业支柱产品的出口已呈加速增长之势。2007全省建筑工程机械实现出口交货值3.61亿元,比上年增长63.5%,厦工、龙工、晋工等企业的产品出口都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其装载机全年的出口量均已达几百台2007全省汽车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0.45亿元,增长76.5%,其中客车和轿车出口23.36亿元,增长265.6%,汽车零配件出口37.09亿元,增长33.1%,主要企业中,厦门大金龙实现出口货值6.35亿元,比上年增长97.4%;小金龙公司实现出口交货值9.98亿元,比上年增长311.8%;东南汽车公司实现出口交货值6.98亿元,比上年增长817.1%2007年全省船舶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0.72亿元,增长63.5%,其中省船舶集团系统出口产品创汇达5.06亿美元,增长89%,增幅创历史新高,厦船重工、马尾造船、东南船厂三大骨干企业分别实现船舶出口交货值(海关数)1.69亿美元、2.04亿美元和1.25亿美元,增长36%119%150%。其他主要出口产品中,起重运输设备实现出口交货值13.99亿元,增长39.2%;电机出口64.17亿元,增长32.2%;集装箱出口23.47亿元,增长54.1%;飞机维修及零部件出口36.7亿元,增长35.1%;另外,阀门、光学仪器、开关控制设备、轴承等出口也有较大增长,但摩托车、照相机及器材、电线电缆、医疗器械、电热器具等产品的出口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4.全行业实现利润大幅增长,运行质量有所提高。

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10.77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实现利税总额155.37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其中利润109.49亿元,增长44.2%;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主要子行业中,汽车行业实现利润15.6亿元,增长70.1%,其中汽车零部件的利润增长十分明显(85.9%),整车企业中,小金龙公司实现利润增长70.7%,大金龙也有所增长,但东南汽车的利润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新龙马和新福达甚至还出现亏损;建筑工程用机械行业实现利润3.52亿元,增长73.7%,其中厦工股份通过降本增效,积极拓展市场,在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实现利润增长167%;船舶行业由于目前船价普遍较好,而且骨干企业普遍实现了造船模式的转换,缩短了造船周期,提高了效率,降低成本,全行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实现利润1.79亿元,增长88.2%;另外,机床、电机、环保机械、阀门等行业实现利润也有较大增长,但电线电缆、光学仪器、集装箱等行业实现利润有所下降,照相机及器材、武器弹药等行业甚至还出现亏损。至12月份末,全省机械企业亏损面为13.7%,比年初时下降了7.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6.99亿元,比上年下降18.3%;应收帐款净额和产成品库存分别为300.55亿元和127.02亿元,比上年增长31.5%33%,两项资金占流动资金的比例为43.5%,与上年基本持平。

5.行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产业聚集力不断加强

海西经济建设的发展,推动了机械行业的结构调整,近年来福建机械工业的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福建机械工业的成套装备和具有较高水平的机械产品中,具体有龙净股份公司的电除尘成套装置和脱硫一体化项目;海源机械的粉煤灰自动压砖机;三化机的异地搬迁项目;汽车及专用车,如:金龙汽车城和小金龙海沧基地、东南汽车城、永安埔岭载货车及零部件、泉州滨江汽车零部件以及龙岩、泉州、厦门、南平、宁德等专用车项目;船舶制造,如:厦船重工二期、泉州船厂修船项目、福宁重工、丛贸、白马、冠海等船厂修造船及毅宏等一批游艇项目;工程机械,如:厦工工业园区、龙岩工程机械公司1.2万辆装载机生产线、三明重工异地搬迁;电工电气,如:冠城大通特种漆包线的搬迁改造、南缆的船用电缆建设项目、南平电机的风力发电机改造项目等。此外还有福安电机电器产品集群一批企业的电机电器升级改造;泉州、莆田一批新上数控机床企业和项目;泉州市一批纺织、服装、制鞋机械和石材加工机械的项目建设等。这些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了福建省机械工业的产业结构,使产业聚集力不断加强,对提升福建机械工业的市场竞争力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行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省机械工业的的快速增长从总体上看基本上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的势头是好的。但也应该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省机械工业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受国家近几年持续向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强力支撑,行业质的增长远低于量的增长,行业内涵的提高远低于外在表现的提高,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1.总量规模仍偏小,产品结构不尽合理。2007年我省机械工业产销总量虽然已突破了2000亿元,但与国内较发达省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按同口径相比,我省机械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市中仅排第十六位,06年已被重庆和安徽超过,这与我省经济总量排名的位次很不相称,自从我省机械工业生产总量进入全国中等水平以来,十年间一直在1416位间徘徊)。主要原因是我省机械企业规模偏小、生产分散重复,集中度不高,能支撑和带动行业发展的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较少。而且我省机械工业缺乏大型成套设备和高、精、尖产品的生产能力,在全国影响力大、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不多,大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档次不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容易受到较大冲击,近年来我省原在国内同类产品中排位靠前的一些机械产品如轻型客车、水表、压路机和船舶制造等的排位出现了不进反而后退的局面。

2.行业开发能力比较薄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我省缺少国家级高层次的机械专业产品研究院所,机械类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的力量薄弱;省内机械企业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较少,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不足;无论是在传统的机械工业产业还是在新兴的产业如汽车工业等,人才普遍紧缺;机械行业粗放式发展的模式尚未发生根本改观,关键技术过度依赖于由外国引进,发展过度依赖于实物产量的增长,行业过度依赖高强度的资源消耗,企业过度热心于外延扩大产能。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省机械行业在实施产品更新换代、突破境外知识产权壁垒、改善企业管理、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机械装备服务能力等方面面临难题,这一制约对行业的持续发展影响最为深远。

3.产业链不完整,行业配套能力不强。福建机械工业的基础较薄弱,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引进、消化、吸收是福建机械工业这二十年发展的重要途径。早在八十年代初我省机械行业就开始引进了外资,目前福建机械工业总量中有60%左右的份额来自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但在机械基础工业方面其薄弱的基础一直未有明显的改变,如基础工艺方面的铸、锻、冲压、热处理和电镀业等提升的步伐十分缓慢;基础零部件的基础原器件、液压、液力件、密封、气动元件、齿轮、标准紧固件模具等水平还比较低。主机产品的配套能力也比较弱,如工程机械、汽车、船舶的配套动力和关件零部件必须从省外或国外采购。原材料对我省机械工业的制约力也十分明显,我省基本不生产机械工业使用的金属材料,机械工业生产用金属材料主要来自省外,其中有些材料必须依靠国外进口,如变压器矽钢片、高强度特种钢等。

三、2008年全省机械工业经济发展预测

尽管我省机械工业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行业持续发展的抗风险能力还比较脆弱,但当前党和各级政府对机械装备制造业给予高度重视,行业发展仍面临很多机遇:首先,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持续增长的市场给了机械装备行业良好的发展机遇。研究表明,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一般与工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我国装备制造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其次,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高速铁路建设都将给机械装备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三,国际比较优势吸引产业转移。全球制造业正在向我国转移,促进机械装备行业大发展。第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发挥出来。《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促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的政策措施,如对于首台()进入市场难的问题,国家提出要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方面,国家确立了激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的税收政策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正在推动行业大发展。第五,产业升级将为机械装备行业带来黄金发展期,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能力。如电力工业将采用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和输变电设备,建材工业将采用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等,从而带动机械装备制造行业本身从制造能力到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

但也要看到,2008年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增加。汇率将不断攀升,人民币兑美元汇改以来累计升值近11%2008年预计升值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利率上调预期不减,企业融资规模将受到压缩,融资成本将进一步上升;CPIPPI高位运行,钢材及其他原材料面临进一步上涨的压力,与汇率上升内处夹击,形成双剪刀差,将大幅削减企业利润,增加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加剧的国际贸易摩擦也促使机械产品出口市场门槛不断提高,已持续数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热潮正在加剧机械工业供大于求的矛盾。

综上分析,结合我省机械工业实际情况,预计2008年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对我省机械产品的需求增速可能比2007年有所回落,但继续增长的态势不会有突发性逆转,需求总量仍可望继续保持增长。今后机械工业仍需要调整发展方式,加快转型,由重硬轻软到“软硬结合”。产品发展的视野要由“通用”的“大路货”向专用的差异化、个性化特色产品拓展。产能增长的重点要由“主机”向“关键零部件”领域拓展,要千方百计掌握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获得关键零部件的发展主导权。要由注重“有形”的产品、厂房设备的产出和投入,转向更加重视“无形”的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和工艺两方面)、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育。把投资重点放在增强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产品和工艺的自主创新能力、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业务转型、人员素质提高以及品牌建设等)上。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220261.359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