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2007中国商用车出口论坛”在京召开

日期:2007-05-11  来源:中国工业报纸  作者:cfmif  点击:

在汽车市场降价大潮此起彼伏的今天,我国商用车出口的平均单价始终保持坚挺并略有提升,成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中坚力量。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商用车出口超过22万辆,总金额将近22.3亿美元,分别占汽车出口总量和总金额的64%和71%。随着商用车出口的迅猛发展,出口中存在的“散、乱、差”现象也逐渐显现,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健康发展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在此背景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于4月27日在京联合主办了“2007中国商用车出口论坛”。三家机构将本届论坛的主题定为“和谐、自律、协作、发展”,旨在从整车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商用车入手,积极引导企业从“机遇性出口”向“战略性出口”转变,着眼于国际大市场制定发展战略,从产品结构、营销体系到售后服务进行通盘规划,在政府及相关各方的支持下,构建和谐有序的汽车出口秩序,优化“中国商用车”的国际形象。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第一副会长张钰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发言;商务部欧洲司王劲松处长,商务部国际司朱光耀处长,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李万里处长,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孙群处长等相关政府部门代表以及DEKRA(德国机动车监督协会)国际业务总监StefanBleitner,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机械行业二部主任郝伟,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服务中心法律顾问蔡铭等行业机构领导和专家发表了主题演讲;作为自主品牌商用车制造和出口的领军企业代表,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销售公司总经理颜家智,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路法尧,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市场总监庞金柱分别介绍了经验。DEKRA中国区总经理谢贝尔(GuentherStro鄄bel)等嘉宾也出席了本次论坛。此外,来自国内主要商用车制造与出口企业、关键总成制造企业、研究机构以及主流媒体的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论坛上,张钰晶针对中国商用车出口中存在的产品研发力度不够,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备,对各国的准入制度和相关法规缺乏研究,同业间低价竞争,远洋运输能力不足等的薄弱环节向商用车企业提出了建议。他指出,近几年我国商用车出口呈现高增长势头,2006年总价值22亿美元的中国商用车出口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商用车企业应当提升品牌意识,努力构建服务型竞争优势,以“服务”创品牌,以“品牌”树形象;应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市场,提供有针对性的商用车产品;要积极寻求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以“合作博弈”的方式与国外汽车厂商展开竞争。张钰晶同时呼吁,政府应在管理出口企业、规范出口秩序的同时,加大对商用车企业出口的支持力度;针对企业的品牌战略,政府应积极协助企业加强海外推广和保护机制建设,为我国自主品牌的成长壮大创造更好的条件;针对不同特征的区域市场,政府要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市场调研信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张小虞就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比较优势,高质量、高效益地打好汽车出口的阵地战表达了观点。他认为,首先应把改进质量作为商用车出口的重点;其次是要重视商用车的销售策略;第三是高效益回报,力求避免中国的产品以低质量、低价格的形象进入市场。
  李万里针对提高我国商用车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发言。他指出,现在中国汽车出口主要是由当地总经销商一次性交易方式,虽可减少售后服务的巨大投入和风险,但也失掉了丰厚的利益回报和对新兴市场的主导。他还对中国汽车出口在产业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成本因素、集群效应、体制结构、资金结构等方面需要进行的调整作了全面阐述。

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税制改革处处长孙群谈了新企业所得税法给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他指出,首先,我国汽车产业整体目前是盈利的,企业税率的降低将会较大增加汽车产业的利润空间,有利于汽车产业扩大规模、加强研发投入、提高竞争能力。其次,公平税制环境的建立为内资汽车生产企业、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第三,广告费是提升汽车品牌形象的重要支出,外资企业过去基本是全额税前扣除,而内资企业有比例限制,新所得税法统一规定了税前扣除比例,使得内资企业可税前列支的广告费有较大幅度提高;人才引入和人力成本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所得税法对工资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统一,有利于内资汽车企业引进人才,增强竞争力。另外,汽车产业是高研发投入的产业,新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一些条件限制,更加有利于汽车生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含量和竞争能力。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机械行业二部郝伟分析了我国汽车出口的六大特点以及商用车出口的优势和劣势。他预计,近期中国汽车“走出去”的趋势不会改变,整车出口短期内仍然以商用车为主、出口市场向多元化发展,轿车出口将大幅增长。2007年出口整车总量将超过2006年,但增幅将有所回落。他还指出,长期来看,整车出口规模的扩大取决于贸易方式的转变、整车技术含量和国内汽车产业的技术投入和技术储备。
  本次论坛得到了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DEKRA(德国机动车监督协会)的支持。《中国工业报•汽车周报》、搜狐汽车、《国际商报》、《中国经济时报》、《财经时报•汽车新财经》、《商用汽车》杂志等媒体为本届论坛提供了媒体支持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219876.093 s, 2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