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福建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简称“福建船协”)在福州召开第四届七次理事会。会议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强化政治建设,不断提升素养,努力围绕服务企业、当好桥梁、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顺利完成各项计划目标和任务。福建船协在册会员单位超过180家,涵盖了造船、修船、游艇、船舶配套、设计院所、高等院校、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新格局。
福建船协为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抓好抓实几项工作:一是根据国家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战略要求,加强船舶行业生产规范化管理,牵头组织开展船舶企业生产条件评价工作,对14家船企进行生产条件开展评价,并出具相应生产条件认可证书;此外,还为相关渔船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工作。二是受福建省工信厅委托,对全省船企进行年度日常调研与督促工作,特别是对“三无”船舶进行监督检查,建立“一船一档”和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同时,推动企业之间交流,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提质增效。三是加强与基层行业协会的互联互动,大力支持龙海和福安地区行业协会开展工作,派有关专家深入基层协会开展经验交流和工作指导,推动全系统规范化管理;与此同时,还为基层协会选优推优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四是认真做好船舶工业统计和经济运行分析工作,为政府部门和生产企业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支持,并根据中船协、省工信厅等部门需要,完成当年的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的统计分析工作。例如,2022年福建省规上船舶工业企业共完工船舶157艘/74.9万载重吨;新承接订单 203艘/108.68万载重吨 ;手持订单243艘/186.52万载重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09.1亿元,其中出口产值35.2亿元,同比增长17.5%。主营业务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修船1138艘/20.14亿元。这些统计数据清晰地体现全年运行状况,特别有利于广大经营者知现状、找差距、树信心、寻市场、促发展。五是做好《福建造船史》宣传工作。福建船协根据福建省委宣传部的相关通知精神,配合福建船政重工,做好《福建造船史》简介与推荐工作,并联合福建教育出版社再次对该书进行精心审校,并形成电子版上载共产党员网、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等平台,供广大党员网上学习使用;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发送近千册《福建造船史》,使各界人士对福建船舶工业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引起海内外船舶界关注,起到了很好效果。
参会人员表示,借助参会机会既可以聆听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又能开展企业间的交流,还能明确行业今后的努力方向,特别能增进大家大干快上的信心与决心。主要可以归纳为:
一是明确福建船舶行业发展方向。福建与船舶大省相比,属于总量不大、规模偏小、配套不全,因此只能走好“专精特新”道路。二是信心要强。福建船舶行业经过多年的奋力拼搏,打造出一些国内外品牌,如7500车位双燃料汽车滚装船、2800客位豪华型客滚船,以及165米海洋大部件运输船、多种功能的深海养殖平台等一大有竞争力的好产品。大家表示福建船企一定还会为国内外广大客户继续提供更满意的产品。
三是落实强后劲举措。借助行业协会平台,扩大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开展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推广与应用,做好企业间的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工作,比如分段、舱口盖、管路、场地、码头、船坞、技术中心、订单业务等。
四是切实抓好质量与安全工作。大家必须牢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生产的保障”。尤其,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已成为占领市场的有效武器,更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是企业真正的生命力。安全是生产的保障,树立全员安全意识,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以确保企业安全无事故,促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使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