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浙江成为全球数字变革创新地、全球智能制造领跑者、全国绿色制造先行区,基本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近日,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加快建设制造强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勾勒出清晰路径。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产业格局重塑的重要抓手,浙江对于产业集群的建设十分重视。《意见》提出,完善“一集群一机构”治理机制,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4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
重点培育高端软件、集成电路、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智能光伏、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智能电气、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现代纺织与服装、现代家具与智能家电、炼油化工、精细化工、高端新材料等15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同时,面向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工程、前沿新材料、元宇宙、区块链等前沿领域,打造一批具有技术领先性和国际竞争力的百亿级“新星”产业群。
加快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加快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也是《意见》的重要内容之一。
《意见》提出,到2025年,新培育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家以上、省级创新联合体20个以上。
围绕基础材料、高端芯片、关键软件、生物医药等领域,实施“双尖双领”攻关计划,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推进科技攻关成果产业化,深入实施首台套提升工程,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和推广。到2025年,取得200项填补空白、引领未来的制造业重大创新成果。
实施产业链“链长+链主”协同机制,动态培育50家“链主”企业和一批“链主”伙伴企业,构建200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和50个知识产权联盟,实施省产业链强链补链项目500个以上。
完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优化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布局,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中心,累计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10家以上、省制造业创新中心30家。引进培育一流创新人才,实施“启明计划”等引才工程,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行动,每年培育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5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