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董必钦:持续推进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化、国产化

日期:2022-06-1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董必钦
                                       原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副主任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扩大开放,深化改革,锐意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方针,使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我的革命人生历程中,始终秉承“爱国、报国、强国”的信念,在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下,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党交给我的工作任务中。上世纪60~70年代,参与过“两弹一星工程”;80~90年代由军转民,参加了国家五大跨世纪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并实现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化、国产化;进入21世纪,以“三老、三动、四乐”的心态,安享退休生活。
 
  中国航天:从地月迈向深空
  近年来,我国航天领域取得丰硕成果。1970年,我国首颗“东方红”卫星上天。经过52年的发展,现已有700多颗航天器进入太空。我国航天人发扬“二弹一星精神”和“航天精神”,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精于实干,在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行列。
  2021年,我国进行了55次航天发射,超过美国的51次,俄罗斯的25次,成为全球航天发射数量和投资之最。2021年4月,天宫空间站和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3名航天员在轨工作3个月返回地面;10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3名航天员在轨工作6个月,于2022年4月胜利凯旋。
  2022年,在航天领域又是不平凡的一年,任务更艰巨、更辉煌。这一年里,将进行6次飞行,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6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天,7月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实施对接,10月空间站梦天实验舱与天舟五号货运舱进行T型在轨对接,年末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实现两艘飞船太空“在轨交接班”。从此,中国航天将向地月迈向深空。
        入地神器: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取得巨大跃进
  21世纪是开发地下空间的世纪,有效开发利用地下资源,拓展人类生存、生产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发展方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十年来,我国入地神器“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取得了巨大跃进。
  从2011年至2020年,在工信部支持、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高速、高效的发展。从2011年到2020年的十年蜕变,中国盾构机扬帆出海,锐意创新,跃居前列。全国盾构机年产量由114台增加到年产656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0%。企业结构呈现新格局,由2011年的30多家企业,优胜淘劣,现在只有11家企业。
  其中,具有“专精特新”特征的四家企业中铁装备、铁建重工、中交天和、辽宁三三年产量达564台,占国内企业年产量86%,从此结束了进口盾构机“一统天下”的局面。据工程机械协会统计,2021年隧道掘进机出口84台,进口20台,出口遍及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2021年度报告显示,该企业生产的盾构机和TBM销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成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在这一领域中,铁建重工自主创新成果丰硕,在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营收利润率中排位第一,位列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制造商前列。京华号、锦绣号、建勋号、穿越号、深江一号、振兴号,盾行江河湖海,建功高原铁路,挺进大漠戈壁,进军“一带一路”,服务全球基建。
  总结我国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发展的经验和方向,就是要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主业,开展科技研发,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三大转变”,做到“四个确保”;把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保持装备的先进性、可靠性、稳定性、适用性;实现装备的自主化、产业化、市场化、国产化;朝着数字化设计、模块化制造、智能化掘进、无人化施工、远程化监管的模式发展。国内相关企业要继续发扬勇于改革、精于实干的精神,开创我国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新局面、新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718.109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