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发展环境方面时,一个城市振兴和崛起的基点,就会自然而然地落在优化环境这个主题上。
一个城市发展的关键是环境,一个地区的魅力也是环境。
连日来,龙岩的干部群众沉浸在喜悦之中——刚刚公布的福建省投资环境监测评价调查报告,以其权威的调查结果证明了外界对龙岩投资环境的评价:2006年度龙岩市整体投资环境得分再次位居全省9个设区市第二位。这个位次,龙岩已连续保持了三年,从而成为海峡西岸整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之一。这个“保持”来之不易,因为在此前的2002年度,龙岩的排名还是全省第八。作为经济欠发达山区市,龙岩靠什么实现和保持了这样的佳绩?
转变职能——让群众办事更方便
“我们公司历经一年多对河南、云南、江西等省的10多个城市进行考察,最后发现还是龙岩投资环境最好 ”在签下总投资1.2亿元的项目之后,香港永力控股公司的何总经理道出了这样的心声。
早在几年前,龙岩的决策者们就充分认识到,对“硬环境”先天不足的欠发达的龙岩而言,创设一个让投资者看来既稳定、安全、舒适,又“有利可图”的软环境,至关重要。决策者们认为,只有打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才能有资格与优势地区较量,老区的优势才有可能发挥出来。
营造良好环境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龙岩市政府职能的转换,开始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了让基层群众和外来投资者办事方便、再方便,让企业不再吃“公章旅行”的苦头,截至6月底,龙岩市先后6批取消各类审批事项688项,取消面达59.05%,单个事项审批时限平均提速20天以上。龙岩的行政审批开始驶入快车道。
同时,龙岩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企业改革与发展、促进投资的若干规定和10个配套实施意见,取消了4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实行效能告诫,并建立了发展环境评估评议制度。各级各部门围绕政策抓落实,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群众的氛围已初步形成。
机制创新——开辟审批绿色通道
“这里的服务真周到!”
日前,刚刚落户龙岩的信发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的童先生感慨地说。他所在的公司向行政服务中心申办年产2万吨再生铝合金及压铸项目的立项,代办窗口接到项目申请后立即启动重点项目并联审批程序,第二天就组织区发改局、区环保局等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到现场踏勘,很快拿出具体意见。这是龙岩行政服务中心今年来开通重点项目行政服务“直通车”的一个缩影。
龙岩行政服务中心推出改革的重头戏——告知承诺制,投资者只要承诺遵守执行有关条件、要求和义务,就可获得相关的证照,从而在遵守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大大缓解了企业开业和项目申办过程中前置审批过多过滥的问题。
告知承诺制从2002年12月起开始在闽西大地上“生根”、“发芽”,并逐渐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据悉,目前,全市实行告知承诺制的125项审批事项,累计简化500多个审批环节,减少申报材料500多份,压缩审批时限1500多个工作日,有40多项告知承诺制事项可当场办结。
龙岩市还全面推行“网络审批”,实行网上申报和审查,市区69个部门集体“上网”,实现窗口与部门的联系。同时,龙岩行政服务中心还开发了互联网上预申报、预审批系统。到目前,已办理15万个网络审批事项,平均办结时限比原来缩短了三分之一。
“自找麻烦”——构建政府服务体系
“您好!我们是龙岩行政服务中心,请问您上月到我们中心窗口办过事吗?请问我们窗口人员有无一次性告知?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办结?态度好吗……”
这是记者在龙岩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层办公室看到的一个镜头。
原来,这是龙岩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的一项“自找麻烦”的制度——“群众办事回访制度”。截至今年8月,这项制度已坚持实行了3年。
8月8日,记者现场目睹了“自找麻烦”的过程:
只见督查人员拨通了龙岩市恒丰贸易有限公司范先生的电话,范先生听说是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高兴地说:“你们中心办事真快!真方便!”
范先生在电话中说,他前几天到市环保局窗口办理环境影响登记表审批,窗口工作人员认真审查他的材料后立即与后方联系,并打印好收件单给他,告诉他后方科室的工作人员第二天会上门踏看,让他放心回去等。第二天,环保局工作人员果然上门来踏看了。仅3天,就办好了审批手续。
市政府副秘书长、行政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邓颖告诉记者,实行这项“群众办事回访制度”,加强了政府与群众的联系,在办事群众和政府之间建起连心桥,有利于环境的优化。
龙岩市还相继推出了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预约办件、限时承诺服务、办结告知、预约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实行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标准“五公开”制度和“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等服务措施,全方位构建政府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