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产值再上新台阶。
据悉,福建现有游艇制造企业20余家,分布在宁德、福州、泉州、厦门、漳州、南平等地,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其中,厦门游艇产业链整体相对更为完善均衡。据不完全统计,福建游艇制造业年均产值在20-30亿元,比较有代表性的游艇制造企业包括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厦门唐荣游艇工业有限公司、厦门红龙游艇制造有限公司、哈德森(福建)游艇有限公司、漳州神舟造船工业有限公司、福建毅宏游艇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航通游艇制造有限公司、福建毅达游艇制造有限公司、福建省派雷特游艇贸易有限公司、福建蓝海湾游艇有限公司、福建爱莱格游艇工业有限公司等。其中厦门瀚盛游艇、厦门唐荣游艇、哈德森游艇、神舟造船为典型的外向型制造企业,在国际游艇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深受欧美客户的青睐。一方面得益于福建是我国较早就发展游艇制造的省份;另一方面,学习台湾的游艇制造技艺,如漳州神舟造船为大陆早期培养和输出了一大批游艇建造的基础产业工人,其中也不乏中高级技术人才。经过多年的积淀,福建游艇制造业目前懂技术、精设计、巧制造、善营销的专业人才有2600多人。
福建省游艇行业协会荣誉会长留典芳、秘书长户小勇表示,福建具有深厚的船政文化,经过改革开放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船舶工业,又为游艇制造奠定了产业发展的工业基础。同时,福建还具有丰富且良好的水域以及岸线、海岛等资源,这些都是发展游艇产业的有利条件。为此,留典芳、户小勇建议未来福建游艇产业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统筹规划,根据福建海岸线的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全省游艇产业+空间布局;二是积极引导扶持部分船舶建造企业向高端游艇制造业转型升级,壮大福建游艇制造基地;三是充分利用好有关政策,结合福建省自身产业优势,鼓励游艇制造企业积极创新,采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工艺,进一步借鉴台湾及世界各地游艇建造经验,打造“海西”游艇高端制造与维修基地,尤其是在新能源游艇、电动游艇的建造领域促成“福建专属名片”。
另据厦门游艇行业协会消息,今年11月份,厦门迎来了今年游艇出口的一个小高锋,将有8艘中大型游艇帆船运往欧美。由于因疫情影响,港口劳务公司专业捆绑工人禁止登外籍商船对游艇进行固定,导致游艇出口交付一度因疫情影响而延期离港。为此,厦门游艇行业协会特以专题向政府部门报告,最终在厦门市政府办公厅、港口管理部门的协调下得以顺利解决。此外,还是在厦门游艇行业协会的积极斡旋下,哈徳森、唐荣、瀚盛三家游艇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决定同期以拼船抱团出口游艇,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业界人士认为,福建游艇产业有政府政策的扶持、有行业协会奋力作为、有企业持续开拓创新,就如同“三箭齐发”,必将推动十四五福建游艇产业高质量发展。

_ 唐荣游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