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进位于龙海紫泥的福建国安船业有限公司,尽管天气依然酷热,但却看到生产人员正忙碌在各自岗位上,展现出船台忙造船、船坞修大船、码头船连船一幅美丽画卷。其实,国安船业是改革开放之后福建省第一批造船企业之一。如今,国安船业厂区占地300多亩,岸线长1000多米,拥有员工300多人。在设施方面拥有1.2万吨和2万吨级的船坞各一座、1.2万吨级船台一座、舾装码头两座及设备设施多达200余台套,可建造最大吨位1.6万吨、维修2万吨的各类钢质大型船舶,是漳州市民营船舶工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当前,龙海共有修造船企业3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家,2019年产值达27亿元。2021年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36亿元,比增6.8%;在修船方面,2021年上半年完成修船142艘,创工业产值1710万元。船舶产业主要分布于紫泥、海澄、浮宫、港尾、隆教等乡镇。特别是紫泥镇,成为闽南地区最大的民营船舶修造产业聚集地,已形成产能的企业有福建新胜海船业有限公司、龙海兴明船舶工业有限公司、福建紫顺船业有限公司、福建鸿业船艇有限公司、龙海玉枕船舶修造厂、龙海兴明船舶工业有限公司等21家。
另外,位于漳浦县赤湖工业园里的漳州神舟造船工业有限公司,已投资2亿元,拥有制作车间与游艇码头,主要从事豪华游艇、帆船等生产及维修业务,游艇产品销往欧美各地。当前该公司的生产车间100多名工人分布在各艘游艇上,进行精雕细琢,打造精品游艇。据悉,该公司现在每年游艇产能稳定在7至10艘,并全部外销,出口欧美,供不应求,订单已排到两年后。
在位于龙海隆教的毅宏游艇生产车间内,一艘艘各式各样的游艇整齐排列着,准备驶向全国各地。毅宏游艇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大型豪华游艇制造企业,该公司与意大利的设计师携手合作,开发创建中高端游艇品牌,成功研发并建造了36尺到63尺等多种型号的豪华游艇,产品远销海内外。
经广大企业家的几十年努力拼搏,行业得了进一步发展,目前拥有船舶修造企业近100家,其中规上船舶企业21家,2020年总产值约53亿元。漳州市船舶产业主要分布于沿海岸线的龙海、漳浦、东山和诏安4个县(区),特别是龙海区紫泥镇已初步形成钢质船舶修造、玻璃钢船艇建造、船舶物资供应、船舶机械制造、船舶行业服务等船舶产业链。
龙海船舶工业行业公会会长吴连富特别指出,经省政府批准,于今年8月17日颁发的《福建省推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3年)》(下称“发展工作方案”),将进一步地推进漳州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在“发展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推动福安、龙海等地修造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鼓励“闽船闽造”、“发展壮大修船产业”、“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等,极大地鼓舞了龙海广大船舶行业经营者,将为我们进一步地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确定了奋斗目标,极大地增强了拼搏的决心,坚定快速发展的信心。为此,龙海船舶工业行业公会第一时间将“发展工作方案”全文发到“互动群”,让大家认真学习贯彻,形成大家的共识,统一步调朝着实现共同的目标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