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起始于漳州市古雷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建的海园变电站东侧,全长8公里,贯穿古雷石化工业园区,直达通海码头。项目工程投入钢材总量约3万吨,共建有332个通廊和385个钢构大立柱,是马尾造船在实行“造船、修船、钢结构”三大业务互补的经营过程中取得的一项重大新突破。
据悉,该电力管廊建成后,起到了连接周边的炼化一体化项目、石化企业与码头罐区的作用,实现电力管线的“立体布局”,是古雷港区的重点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对推动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为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至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创造了十分有利条件,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尾造船为推进该项目建造的进度与质量,努力做好顶层设计,一方面成功运用了福建省应急重点工程-非省界ETC门架项目上的管理模式,成立了项目指挥部,统筹马尾造船、东南造船、福船一帆、厦船重工的产能分配,实现多个基地优势互补、同步生产、持续供货;另一方面组织技术团队深入研究,充分发挥百年船企强大的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能力,创造性地将工业管廊工程分解成“杆件--—片体--—单元--—立体”的模块化装配式制作安装工艺新模式,以极短时间在古雷施工现场建立了一个1.5万平方米的集储存、中转、集配、拼装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钢结构总组综合场,并集中调配大型吊装机械,抢抓安装工序节点,成功地把建筑行业传统零散的现场施工方法转变为工厂化、流水线式的装配式钢结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创造了同类工程的“马船速度”。经过努力,做到了措施具体有效,产品制作与安装质量严控到位,各方协调及时高效,使主体工程顺利如期全线贯通,充分满足了古雷港区石化企业后续工程的要求,为船企转型钢构业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将再次展示了百年船企的实力与能力。

全线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