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以数赋智,厦门重塑竞争力

日期:2021-04-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工业报 邓文龙  点击:

       谷得雨而生。“这是一个换赛道的时刻。”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路上,“换赛道”几乎成为厦门市政企之间的共识。

  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并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快了与工业的融合。“我们认为,以数字化驱动生产模式革新,推动广大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是巨变之下企业重塑竞争力的关键。”厦门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


  在这巨大变革的交叉路口,以服务企业为宗旨的厦门市工信局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带动广大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4月18日,“以数赋智——重塑竞争力”2021年智能制造论坛暨2019-2020厦门智能制造研究指数报告发布会在厦门市五缘湾希尔顿逸林酒店胜利举行。这场由厦门市工信局指导,厦门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主办的转型升级盛会,邀请到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IBM)、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通过不同层次分享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城市工业数字化人才培育的思与行、数字时代工业企业如何制胜天下、云技术+5G技术助力工业数字化、数字营销给予工业的思考;还邀请了厦门市一批率先转型的制造业企业如金牌橱柜、九牧、林德叉车、ABB、宏发、雅马哈、攸信等等,分享数字化时代下企业的转型升级案例,共享智慧、携手未来,为与会者送来缕缕春风。


  厦门市工信局、各区工信局、火炬管委会和各有关企业领导、负责人济济一堂,来自泉州、漳州、龙岩和三明市工信局的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欣然前来。上午,座无虚席,与会者全神贯注;中午,只有短暂的简餐、休息;下午,依然座无虚席。200多人,带着新发展理念,全程专注地聆听了这场来自特区春天深处的报告。

  直播带来的数字化转型思考

  “活动本来要在去年举办的,因为疫情延迟。”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如何开好局至关重要。厦门市工信局引导企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致力于数字化转型。这场在辛丑年春天举行的会议,使人们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了更加急切的渴望,有了在新赛道上奋勇争先的拼搏力量。

  “2020年应该是我们所看到的整个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最为风起云涌的一年,很多企业优秀的案例都是在这一年呈现的,比如说直播。去年有很多消费品工业、大工业投身于直播。当有人认为直播是噱头时,它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态。比如九牧,有一天的直播曾带动了10多亿的营销。因为直播,九牧喊出了一个口号:当天定制、10天交货。大规模生产、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直播真正做到了C2M。” 厦门市工信局副局长邓建华的致辞唤起了与会者的思考。


  数字化营销环节改变着整个制造业生态。去年上半年,很多行业经历疫情危机的时候,因为直播,改变了生存方式。金牌橱柜董事长、总经理上场直播。今天金牌橱柜所有产线上的东西都是已卖出去的产品,做到了以客户为中心。在改变服装行业方面,C2M更有明显效果,安踏、匹克都在以快速方式成长。直播作为电商的2.0版,是数字化进程中一个已经为人所乐见的方式。

  “我看到过一句话:给你再多的马车,你都拼接不出一辆火车。我觉得这句话对今天乃至未来三五年都是非常应景的。因为现在就是一个换赛道的时刻。但是,我这个赶马车的人知道火车跑得快,该怎么样让我的马车变成火车呢?”邓建华的话结合实际,“前面我讲的都是二三十亿以上中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这些企业有足够的钱和人力,可以无限扩张。那么,点多面广满山遍野收入只有几百上千万或者是亿元的中小企业,面对数字化浪潮怎么办?还是继续赶马车吗?”

  厦门市工信局在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中,摸索出了给企业交钥匙上云工程模式。

  “进行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不可能整体一步到位。我们引进云平台,帮助这些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符合它现状的数字化转型模式。”据介绍,厦门市从2019年开始至今,已推动500多家企业上云,成效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合格的云场上以套餐制、交钥匙的模式上云。

  解决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后,厦门市工信局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产教融合,着力解决人的数字化问题。

  “我们从去年开始做产教融合。把IBM、华为以及相关工科院校的老师,还有行业头部企业的技术、研发、市场总监,做交互的国科科技组织一起,围绕人的数字化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到现在为止,编了17门课程,希望这些课程在今年9月份开学时,能快速地导入到应用类工科院校课程去,如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华厦学院,使高校与产业之间的断裂带能够连接在一块,双向赋能。学校的门跟工厂的门应该是双向互开的。高校老师带领学生团队参与到产业端的项目承接乃至于联合攻关,产业端能够将项目的攻关去跟学校的人力资源、实验设备相互连接。如果二三年级的学生能够接触产业端,他们对厦门的产业就会比较了解,等到四年级毕业的时候,就能够去到某一个熟悉的产业端工厂,不会像今天这样不管是本科还是硕士、博士毕业,两眼一摸黑,到处投简历。通过双向赋能,打通产业端与高校之间的连接之后,这些毕业生今后在厦门留下的比例能够提高到5—10%,这是我们开发这些课程的目标。希望下一步也能覆盖到厦门大学、福州大学,这是一种真正的产业基础能力的增强。”邓建华对于数字化人才培育有着深刻的见解。

  智能制造指数研究报告首发

  本次会议正式发布了厦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指数研究报告(2019-2020)。该报告详细展示了厦门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状、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厦门市八大重点工业行业智能制造成熟状况、厦门市各区数字化转型基础。


  这是厦门市工信局在服务企业的征程上,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有力举措。

  了解厦门市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水平,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依据,我们早在2019年就安排了编制《厦门市智能制造指数研究报告(2019-2020)》的任务。”厦门市工信局孙怡介绍。

  厦门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秘书长叶颖表示,在厦门市工信局指导下,厦门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承接了编制智能制造指数研究报告的委托,历时10个月,面向全市2327家规上工业企业的智能制造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叶颖介绍,调研根据德国发布工业4.0模型,通过企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工厂智能化三个维度来分析企业智能制造现状。通过问卷普调和实地抽样复核,最终收集到1280家有效的样本数据进行梳理、统计、分析,覆盖了全市规上总数的55.82%。在深度调研后显示:目前该市工业制造业的综合智能制造成熟度为1.61分,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报告显示,当前厦门市企业普遍侧重于接单、购、生产排程、企业决策等环节的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水平方面,大多数企业从生产环节开始升级改造,这一环节的智能化高于检测和搬运环节。66%的样本企业正处于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是当前该市数字化转型最大的群体。79%的企业都有未来三年的智能化改造计划,降本增效、全质量追溯、降低环境污染等问题是工业企业期望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来解决的。

  共同重塑企业竞争力

  论坛历时一天,干货满满,除了智能制造指数研究报告发布,主办方邀请了17家优秀企业进行智能制造经验分享,自始至终洋溢着厦门产业各界共同重塑企业竞争力的信心和决心。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IBM)全球咨询服务部数字化重塑高级咨询总监李备作《数字智能技术趋势与制造业的未来》,他认为在新赛道上要掌握最新和未来动向,专注客户,专注产品,专注运营,识别机会与挑战,将数字化能力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对标领先企业,充分利用城市、产业、人才平台的支撑与配套体系,融入生态,整合资源重新配置,聚焦行业,与行业伙伴联动,只有这样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保持持续增长。


  福建国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韦浩阳总裁作《厦门工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实践》。国科科技是IT领域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者,通过梳理IT领域产业端的知识体系,联合地方院校,建立产业服务与教育协同通道,培育人才资源池,为地方产业提供优质的人才和项目服务。韦总的分享,让与会者窥见了未来人才发展、企业用工的愿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云工业互联网首席架构师张隽隽的《工业知识与AI融合,产业升级新动能》、厦门盈趣科技CIO首席信息执行官、攸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负责人韩崇三的《工业互联网时代下的敏捷》、广东精工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丁佰胜总经理的《未来三年,企业靠什么打天下》、厦门卡伦特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杨传耀的《智能协同CAD设计》、厦门维博工贸有限公司的《中小微企业数字化的快乐体验》等演讲,时而令人深思,时而令人自省,时而令人激情澎湃。

  论坛关注了同城化建设问题。“同城化对于智能制造、降低成本非常重要,希望闽南地区同城化能够快速发展起来。”很多与会者表示。

  论坛也关注了能源管控的问题。“因为碳中和将会是带在每一位企业家头上的紧箍咒。”企业家们认识到了时代前行的困境。在下午的论坛上,ABB(中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分享的《ABB智能制造和智能电网能源管理》、厦门明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分享的《降低能耗,低碳能源》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

  西门子集团是引领当今世界先进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产品的供应商,在工业物联网领域领导着世界潮流。下午同期举办,以《数字赋能,智造未来》为主题的西门子分论坛受到热捧。

  据悉,为推动厦门市数字化人才培养建设,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最近厦门市工信局与西门子艾闻达就厦门数字化人才培养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

  至2019年末,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10家。电子、机械两大支柱行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1家,其中电子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9.3%,机械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9.5%。厦门市在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在这个春天举行的智能制造论坛,见证了这份努力。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9407.187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