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筑平台 聚人才 助推泉州高质量发展

日期:2019-11-27  来源:互联网    点击:

       近年来,泉州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晋江经验”,坚持将创新驱动发展摆在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战略位置,有力推动泉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8468亿元,占全省比重1/4,经济总量连续20年领跑全省,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第四;全市科技创新能力逐年提升,高新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9.7%,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4%,全市高新技术企业508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79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493家;全社会R&D经费投入为94.77亿元,同比增长16.4%,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1件。先后获批国家“金改区”、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习近平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上提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科技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竞争”,泉州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取得显著成效,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持。尤其是近年来,泉州市高度重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组建企业技术中心、科研机构等作为引才聚才的有效途径,着力通过出政策、抓培育、造典型、聚人才等各种有效手段,集聚催生了一批与产业发展紧密相结合、各具特色的创新研发平台,储备了一批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持续保持较好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在创新工作推进中形成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一、出政策。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泉州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泉州市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行动方案》、《关于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重点支持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建设企业技术中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养人才团队等方面,其中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和市企业技术中心,由原来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分别提高至一次性奖励150万元、80万元、30万元的资金奖励,对市级(含)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引进和购置研发设备,按不高于设备原值的10%给予不超过100万元补助,至今已累计兑现企业技术中心奖励资金7300多万元。同时,泉州市出台《关于实施人才“港湾计划”的若干意见》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出重点支持企业研发人才队伍建设,2019年来共认定市高层次(涉及一至五层次技术研发)人才1214人,总数达2895人,对被认定为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的,都可以享受人才“港湾计划”,并相应享受子女入学、进修培训、医疗保障、职称评聘等工作生活待遇。 

  二、抓培育。进一步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推进力度,泉州市自2017年以来,面向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每年遴选100家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作为培育对象,加强对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对象创新活动的动态监测,系统掌握企业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同时,按照省、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标准对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对象进行梯队建设,建设满足企业研发、生产、设计需求的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并对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入库培育企业优先推荐申报质量标杆、知识产权标杆企业。经统计,2017来已维盾电气等9市级培育对象通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有安记食品等5家省级培育对象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通过逐步引导企业将技术中心建设与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品牌、人才等各项创新要素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整体提升。 

  三、造典型。拥有一家企业技术中心,意味着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沉甸甸的“含金量”。自开展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以来,泉州市共有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共190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3家,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经统计,这190家企业技术中心,仅用于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就超过13.5亿元,涌现出一批凤竹集团、浔兴拉链、恒安集团、七匹狼集团、安踏(中国)、百宏聚纤九牧厨卫等极具代表性技术中心平台,个个都是企业界的“佼佼者”。比如,九牧厨卫企业致力于开放式的创新平台与管理机制的创建,不断突破革新,2018年研发投入就超过1.6亿元,技术中心共有2000多名专业的研发设计人员,拥有16个实验室,创立8个研究院及意大利设计中心,超过1600项产品先进专利,位居行业榜首,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检测中心,与华为、IBM、韬睿惠悦、意大利乔治亚罗设计、德国凤凰设计建立战略合作,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九牧将作为中国创新型企业的典范,走向世界、展现中国“工业智造”的力量。 

  四、聚人才。民营企业是泉州的经济特色,素有“十分天下有其九”的美称,民营企业人才素质是衡量泉州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加强民营规模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提升优化泉州市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针对人才技术历史积累不足问题,近几年来泉州重点通过搭建平台实现引才聚才:一是实施“大院大所”,先后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40多家,包括华中科大智能研究院、中科院装备所、哈工大工程研究院等,集聚固定研发人员2600多名、申报相关专利3000多项,都是直接抓生产线工艺技术转化、联合攻关。如:中科院装备所主要研究机器人、智能传感、人机交互等,近期获批“国家地方联合电机驱动与功率电子工程研究中心”,集聚海内外人才200多名,与200多家企业,联合攻关100多项关键技术。二是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家、市级产业实训基地10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90家,依托这些创新平台共集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超过9000名。如:南威软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就非常重视人才创新引领,近三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收入比例平均为9.73%,先后设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中心组建了一支由561人组成的高素质研发团队,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83%,科学合理的人才创新梯队直接推动企业近三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达21.27%。 

  下一步,泉州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守实业,认真查找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短板,坚定不移地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围绕高质量发展,踢好转型升级后半场,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规模推进传统制造业数控化、智能化改造,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推进国际化运营,构筑“1234”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福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53819.609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