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企业管理经验交流 龙溪轴承篇

日期:2007-09-24  来源:龙溪轴承  作者:cfmif  点击:

 

善新领先  追求卓越

 

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8月中旬,省委卢展工书记对省属国有企业进行专题调研,要求国有企业进一步发挥优势、坚定信心、有所作为,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深入贯彻省委卢展工书记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21年前的“龙轴”,可以说是国内众多产品无特色、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普通轴承厂之一,但今天的“龙轴”不仅是全国同行中当之无愧的小巨人,而且综合实力跻身于全国同行前列,企业保持二十年持续稳定增长,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核心竞争力百强企业”,公司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企业发展成为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有自己的支柱产品、有自己的全球市场,经济效益好、发展后劲足,在国内同行中领先、在国际市场颇具影响力的现代企业,这一质的变化靠的就是自主创新。龙轴的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自主创新,企业才有活力;只有通过自主创新,企业才有生命力;只有通过自主创新,企业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只有善新才能实现领先,进而走上追求卓越的发展道路。

一、思路创新是关键

企业存在首要目的是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也就是说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经营,是研究市场、创新决策。公司通过不断创新企业发展思路,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构筑了崭新的平台。

上世纪80年代末,龙轴的主导产品普通深沟球轴承虽然畅销但已隐含巨大危机,凭借公司当时的实力只能跟在别的大型企业后面分得杯盏残羹,企业只能徘徊在亏损的边缘,为生存苦苦挣扎。在洞察到企业发展的潜在危机和面临的挑战后,成立调研小组,深入市场搜集国内外市场需求、技术发展、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经过反复调研,冷静思考,深入分析,审时度势,谋划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出路,决定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树立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选择关节轴承这一当时大企业无暇顾及而小企业干不了、在国际市场处于成长期而国内市场处于投入期、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特种轴承作为企业的主攻方向,提出了“以新产品开发为前导,优化企业管理系统为核心,技术改造为后盾,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总体发展思路,将企业的主导产品由普通球轴承转向关节轴承,并在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倒挂的情形下,适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成功地实现了产品特色化、市场国际化的战略性调整,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五”期间,公司因势利导,制定了“发挥新优特色,服务五洲朋客;寻觅卓越管理,追求一流水平”的企业总体发展战略,集中力量把关节轴承“做专、做精、做优”,营造出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90年代末期,为了加快企业发展步伐,公司进一步提出了“坚持新、优、特;相关多元化、组织生态化;实现优、强、大”的总体发展战略,从质量上、规模上 “做优、做强、做大”企业,进一步稳固了公司在国内关节轴承市场的领先地位。

公司在全力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同时,通过内部管理全力推进低成本战略,突破传统差异化与低成本不能兼得的传统,使差异化与低成本有效结合,形成“双优势”竞争战略。在保持优异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也就是与竞争对手相比,质量相同而成本更低,价格相同而质量更优。

在竞争与合作方面,构建高效益的竞争合作新理念。改变传统的“以邻为壑”、“同行是冤家”的竞争理念,本着利益共享的“共赢原则”,发挥自身特长,集中有限资源,在产品价值链的某些环节上寻找突破口,加强主营业务的竞争力,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勇于与竟争对手开展技术、贸易合作,善于从合作中寻找新的利润生长点。

在企业的发展道路方面,创新经营方式,加快发展。企业的发展中有两条战略道路,即内涵发展战略和外部交易战略。企业经营的精髓就是这两种战略的有效运用。龙轴公司正是深刻认识两个战略交替运用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利用产品经营夯实企业发展的根基,同时利用资本运营适时地整合外部资源,促成企业的跳跃性发展。一方面,公司先后筹集近4亿元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发展和加强在关节轴承领域的竞争优势,落实企业内涵发展战略。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的目的。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开展资本经营,推进经营方式创新。龙轴公司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通过直接融资来筹集发展资金,使企业的结构调整快捷而有效,并直接接受资本市场的评价、激励和约束,促进公司建立全新的发展平台和形成新的发展机制。同时积极探索资本运营的新途径,通过兼并、联合实现低成本扩张,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公司通过联合、兼并等措施,组建福建金柁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控股福建省永安轴承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三明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并试产新型复合材料,拓宽了企业的事业域、产品域,迅速使龙轴发展成为拥有五家控股子公司的集团企业,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规模,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龙轴公司还建立了新型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采取定期审计、加强过程监控、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措施,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二、管理创新是根本

企业要成功,离不开管理。改革开放以来,公司大刀阔斧地改革、创新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成效,企业成为首批“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企业”。

1、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成效

与众多的老国企相似,改革开放初期,龙轴公司在经营机制上存在积弊深、顽疾多的通病,需要通过管理创新加以摒弃、加以革除。1987年,公司制定了《深改革,细承包,广联合,严管理,求效益,上等级,抓技改,创名优,增后劲,学文献,树新观,呈新貌》的“三十六字经营方针”,吹响了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的号角,公司首先在车间推行投入产出承包责任制,从根本上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焕发了员工劳动热情,解放了企业生产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司针对国有企业“工作不讲效率,经营不求效益”的痼习,通过不断创新企业内部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了以“效率、效益”为中心的“双效”管理模式。在这个管理模式中,“效益”是中心,从管理理念到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到管理手段、管理制度到管理程序,整个管理体系都围绕着怎样保证效益、怎样提高效益、怎样保持效益来展开。双效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公司的基本管理理念,荣获第十届中国机械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2推行国际先进管理标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善新领先”是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公司提出了“优化管理,改进创新,LS以卓越的质量和服务称誉国内外”的质量方针,并通过不断引进、推广和应用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标准和管理方法,创新企业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990年,公司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并于1995年在福建省机械行业率先通过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认证;2002年按严格的汽车标准QS-9000VDA6.1ISO14001和国际标准ISO 9001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德国莱茵技术有限公司认证;2005年,公司导入ISO/TS 16949:2002国际标准,以此为框架,融合ISO 14001标准的相关条款,建立公司质量/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并通过德国TüV南德公司认证。通过先进标准的推行,公司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同时也使公司的管理与国际接轨,为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以来,公司推广卓越绩效模式,持续开展企业管理体系的创新工作,依照GB/T 15498 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要求,把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工作管理体系融为一体,避免了管理制度上的局部缺失或重复甚至相互矛盾,形成一套“系统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公司以高分荣获福建省质量管理奖。

3、推行绩效薪酬改革

近年来,公司原有的薪酬与绩效管理体系的不足逐渐显现出来,影响到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公司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入手,建立了绩效与薪酬管理体系。从清晰界定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到岗位价值的科学的评价,形成了科学、客观、公正的薪酬激励与绩效管理体系,解决了薪酬分配结构不合理、内部分配不公平等问题,充分发挥薪酬与绩效管理对员工的约束与激励作用,调动员工积极性,进一步解放了企业生产力。

三、技术创新是动力

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多寡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发展潜力。多年来,公司始终致力于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企业,用自主知识产权来发展企业,用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来壮大企业,建立和完善制度型、结构型、整体型、效益型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使自主技术创新成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1、完善技术创新机制。

公司努力营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尊重创新愿望、发挥创新才能、肯定创新成果”的氛围,为开展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一是保障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公司每年保证按销售收入的5%以上提取,作为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专项费用;二是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公司自1992年设立技术进步奖,将创新项目完成情况与职称评聘和收入挂钩,加大奖励与处罚力度,有效地激活了科技人员参与技术创新的能动性和内在潜力,使学科技、用科技、投身技术创新在公司蔚然成风。

2、立足长远,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构。

龙轴公司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创办了全国唯一的关节轴承研究所,1996年底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此后,公司通过企业技术中心升级改造,建立检测实验中心,引进一大批高、精、尖的检验试验设备,自行开发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关节轴承磨擦磨损试验机,把检测实验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关节轴承检测机构,并于2005年通过了ISO17025实验室标准体系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评审,成为关节轴承国家级实验中心。长期以来,公司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建立了集产品开发、工艺技术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于一身的高水平研发机构,提高了企业的研发能力,有力地保障了公司在关节轴承行业的技术领先优势,增强了公司作为关节轴承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的权威性。

3、致力新产品开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新产品的研发能力是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创造价值、获得利润的保证。公司充分发挥企业的研发优势,坚持以“市场原则、先进原则、效益原则和比较优势原则”,不但着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而且准确把握关节轴承的发展方向,开发高技术含量、高付加值的新产品引领市场。公司已累计开发了六大类型、60个系列、2800多种关节轴承产品,品种数居世界同类厂家首位。公司开发的关节轴承不断朝着单元化、大型化、自润滑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变”的品种规模优势,确保了公司产品在国内关节轴承市场的领先地位,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免维护、大型、特大型等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关节轴承产品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或国家火炬计划项目、7种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并有许多产品添补了国内空白。

十几年来,技术创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公司以质取胜,以新领先,不断延伸和拓展了“LS”的市场影响力,产品遍布欧美亚等三十多个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6070%和12%左右,占据行业的主导地位;同时,技术创新为企业赢得了丰厚的回报,仅20042006年,公司新开发的关节轴承数量达到632种,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25亿元,它已成为龙轴公司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

四、文化创新是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优秀的文化给企业带来生命力和创造力,促进企业发展;相反,落后的文化将给企业带来桎梏和危害,阻碍企业发展。龙轴公司的发展壮大,凝聚了几代龙轴人的心血和智慧,是无数龙轴人在公司创业实践中,种植的优秀的文化基因、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企业改革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支撑着企业一步一个台阶地走到今天,它们是龙轴公司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2005年以来,公司结合时代的特点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着手建设企业文化体系,对熔铸在企业内部的文化因子加以筛选、加以过滤、加以扬弃、加以创新,从中挖掘、梳理、提炼、倡导优秀的文化因子,摒弃阻碍企业发展的落后观念和不良行为习惯,同时把新鲜的文化血液注入企业,引导公司企业文化由以团队支持、市场绩效并重的文化转向以团队支持和灵活创新为主导向、市场绩效和层级规范持续优化的文化特点,形成了一套具有继承性、前瞻性和有效性的龙轴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龙溪旋律》。

《龙溪旋律》系统地提出了企业宗旨(与客户共谋发展,为股东创造财富;与员工共谋事业,为社会创造繁荣。)、核心价值观(厚德载物,至诚至善。)、经营理念(善学有为,善谋夺势,善新领先,善为高效,善聚长青,善和共赢。)、企业精神(求实奋进)、企业愿景(成为以机械零部件为主业的国际知名、客户首选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和员工行为规范,为公司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创建诚实、守信、和谐的大龙轴提供了价值观和方法论,它是龙轴公司追求卓越、永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正如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专题调研中所强调:“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的步伐更快一点,创新的力度更大一点,凸显国有企业在海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今后,龙轴公司将继续围绕“善新领先”的企业经营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漳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不断追求卓越,为漳州国有企业的振兴和海西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36494.859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