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10个月,福建规模以上工业企共创工业产值122.2465亿元,其中:创出口产值28.6835亿元,实现工业商品产值107.6717亿元,创多种经营商品产值5.0137亿元,修理各类船舶2091艘计产值27.4530亿元,完成新船建造412艘,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6.4071亿元。取得这些业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字号企业仍展现不减当年勇。
福建“国字号”船舶工业企业主要是以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福船集团)及其权属企业为主体,在船市与航运双低迷的大背景下,福船集团及其权属企业坚持以理念创新、策略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功能创新、环保节能为推手,用新船型迎来新客户,先后承接海上风电一体化作业移动平台、5000吨海底电缆施工船、3500吨新型敷缆船、15000DWT成品油轮、12000DWT成品油轮、20500DWT散货船、103米多功能型渔船、83米海上科研补给冷藏船、48吨浮吊船、350英尺自升式平台、2100PCTC至8500PCTC系列汽车滚装船、1162TEU支线型集装箱船、2400TEU集装箱船、5390吨双相不锈钢油化船、7499吨沥青/油船、105米饱和潜水支持船、1700吨钢质远洋围网新型渔船、渔政执法船、5800吨甲板运输船、福建首座单柱式半潜深海渔场项目、106米客滚船、2800客豪华型客滚船、深海采矿船等。这些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设计难度大、建造工艺精、设备配置新、使用功能全等特点。尽管这些产品对承造企业来讲,还暂时处于数量单一、或者小批量、或者属于“首制船”状态。对此,在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之时,只得完全依靠企业去攻坚克难,靠造船人的“技术自信”、“企业自信”来打造出一艘艘的“福建第一”、或者“中国第一”、或者“全球第一”的新船,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赢得了良好信誉,为迎来回头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广大员工继续攀登技术高峰、拓展市场空间树立了信心,为企业再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二、民营船企做好大众化的船舶产品。
福建众多民营船舶企业,由于受自身条件的制约,其生产规模、技术储备、人才队伍、融资能力、企业知名度、产品品牌等相对比不上“国字号”企业。但他们努力寻求切合自身条件的产品做为主攻方向,下气力争取订单,保持企业的稳定。在产品定位上,例如近海或远海的小型渔船、砂船、趸船、内河运输船、渡船、简易货船、小型公务船、交通艇等,尽管这些船的技术含量不高、建造工艺简单、船舶下水依靠简陋的气囊,但这些船舶是与民生工程息息相关的,也是市场的一种有益的补充。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船舶订单取得多数是凭借“老朋友关系”、“过去的老客户”、“回头客”、“场地外租合建”、“企业帮船东出资或垫资”等形式。
据民营企业人士披露,这类大众化的船舶,在一些地区常常是甲工厂能造,乙工厂也能造,丙工厂也想造,为了争夺“订单”,往住出现了甲工厂报价后,乙工厂就压价承接,丙工厂就来个我比他们两家价格都低,这种“压价式接单”给市场造成了无序竞争。一些企业经营者呼吁当地有关主管部门加强引导,出台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让大众化船舶产品纳入正规化管理的轨道。
三、企业以特色经营方式拓展市场。
福建船舶工业企业在求生存、谋发展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寻求新的突破,展示出各自特色。
福建鸿业船艇有限公司率先在玻璃钢渔船方面采取“以旧换新”形式,既扩大了企业新船接单量,又能及时地为渔民提供规范化合格的新渔船,受到了渔民的欢迎。据该公司披露,2017年仅玻璃钢渔船就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福建西华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福建许多民营造船企业缺少专业设计机构的现状,该公司特先行将市场有需求的相关船型进行预先设计,并形成系列化、规范化的资料库,一旦船企(或船东)需要时,可以立即提供多种设计方案让客户选择,既大大地节省前期的准备时间,又让客户当面听取专业设计人员意见与建议,这种方式受到广泛的认可。
福建嘉达船舶进出口有限公司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在海外放立“办事处”,将经营的窗口前移,直接面向海外客户,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与此同时,嘉达公司在对外经营上突出一个“诚”字,对看准了的事就以“诚实”态度去应对,以“诚心”换取客户的信任,经过精心打造在国际船舶贸易市场上树立了品牌,并与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泰国、越南、俄罗斯、日本、韩国、以及非洲、中东、欧洲、拉美等国家与地区500多家客户建立经贸合作新模式,由此嘉达公司每年均有10多艘各类船舶出口,仅今年上半年,就成功交付一艘73000吨散货船、一艘20000吨集装箱船、一艘70米打桩工程船,抢修2艘外籍货轮、下水出坞一艘以及船舶配套等项目,企业全年经营业绩较去年有明显提高,企业成为地区行业的一个亮点。
福船集团在船市疲软的情况下,决心借“风”扬帆,主要瞄准绿色能源,开发风电产业。福船集团首先抓住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同意福建省规划建设17个海上风电场、总规模达1330万千瓦的难得机遇,发挥造船企业自身优势,加速融入福建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打出一套组合拳,并成功研发、设计、建造了一系列风电新能源装备投入使用,进一步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开创了企业经营新格局,迎来新发展。据业内人士介绍,福船集团发挥直属造船企业地域分布广、装备精良、设施齐全、场所宽大、团队应急能力强、技术工艺精湛等优势,先后建造了风电的钢结构、风塔、风筒、机座、防腐、涂装、运输、吊装、安装一体化专用船、风电场运维服务船等一系列产品。同时,也为福船集团补上船市疲软订单少的“短板”。
四、企业坚持攻坚克难努力做大总量。
福建船舶企业总体上还是受设施场地的制约,要想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大总量是十分困难的。但福建造船人坚持克坚克难,应用科学的方法,争取尽可能地做大总量。
福建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大型船坞仅有一座,怎么才能在坞里多造船、造好船成为该公司领导班子的攻坚克难的核心问题。经过对船坞反复测算,创新船舶建造工艺,并采用电脑三维模拟所承接新船主尺度的排位,最终确定实施“两船与两半船同时建造新工艺”,也就是两艘船完工后再将两半船转为两整船再加两半船,如此往复就能极大地提高了船坞的周转率与利用率。正是采用了“两船与两半船同时建造新工艺”,再加上经营工作的稳健推进,使该公司新船订单可排至2020年。此外,再加上该公司采取了“常规+特殊”应对措施,增添高空作业车等关键设备,今年将交付新船10艘,明年有望交付12艘,今后将继续努力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福建东南造船有限公司虽然有普通船台与斜船台,但普通船台只适合建造海工辅助船及小吨位船舶,而承接的106米客滚船、12000DWT成品油轮、20500DWT散货船、103米多功能型渔船等只能在2万吨的斜船台建造。为此,该公司在2万吨斜船台采取“一船半建造法”,在分段平台加快分段建造速度,扩大分段储备量,加速2万吨斜船台整船合拢进度,待整船下水后,将另外的“半船”变为“整船”,再加进新的“半船”的建造方式,如此往复来克服大吨位船台不足缺陷,进一步满足造“大船”的需要。采取这些措施后,明显地加快了新船交付时间,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尤其已交付出口的7艘106米客滚船投入市场运营之后,为运营商获得丰厚回报,又续签了新船合同。如106米客滚船由原来的2+2开始,到如今共计达到12艘,后续还有50米、70米、120米等规格新型客滚船意向。据悉,该公司今年将有15亿元人民币的合同订单进账,还有不少意向订单将择期签约。
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船台+船坞”同时推进法,做到有效的互相补充、及时调剂。因此,该公司在经营接单方面有了更大的灵活性、主动性与选择度。尤其“金砖”国际会议在厦门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特别相关国家驻华使领馆官员等还专程到厦船重工参观考察,为厦船重工与国际间交流提供了很好机会。另外,厦门国际邮轮母港的建立,加上该公司已经承接2800客豪华型客滚船(准邮轮),这些都将为该公司做大总量提供十分有利条件。据相关人士披露,该公司的生产订单足,尤其船坞的生产可排至2020年。
五、以区位优势推动修船业的发展。
今年前10个月,福建修船业整体业绩好于去年同期,其中:修船数量高达2091艘,实现修船产值27.4530亿元,这是近五年来首次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据修船骨干企业高管人员分析,若后面两个月继续按前面的势头发展,全年业绩将创历史新高。
六、坚持多种经营做到既抱西瓜又捡芝麻
遍布在福建沿海、沿江的许多修造船企业,除了抓好修造船主业这个“西瓜”之外,也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市制宜地捡好“芝麻”,推动企业多元经营共同发展。其中有旧船改装工程、二手船修复更新、废旧船舶拆解等业务;再一方面,有钢结构资质的船舶企业也承接了诸如桥梁围堰、浮桶、防碰撞护栏等钢结构工程,以及市政工程等,形成了多元化经营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