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全球航运与造船市场还处在低迷状态,但福建船舶企业的经营者千方百计寻求市场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各自企业的品牌、技术、质量、场地、设施、团队、人脉、资金、信誉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新订单、力减库存船、拓宽经营面、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福建船舶行业提前一个季度就跻身进入福建百亿元产值行列。其中创出口产值26.1573亿元,实现工业商品产值98.1323亿元,多种经营创商品产值4.4543亿元,修理各类船舶1876艘计产值24.7523亿元,完成船舶建造370艘计产值33.0175亿元。
从具体企业业来看:一种是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功能创新、环保节能为推手,用新船型赢来新客户。纵观福建船企所承接新船订单有:海上风电一体化作业移动平台、5000吨海底电缆施工船、3500吨敷缆船、15000吨成品油轮、12000DWT成品油轮、20500DWT散货船、多功能103米渔船、83米海上科研补给冷藏船、48吨浮吊船、350英尺自升式平台、8500至2100PCTC汽車滚装船、1162TEU支线型集装箱船、7499吨沥青/油船、105米饱和潜水支持船、1700吨钢质远洋围网渔船、福建首座单柱式半潜深海渔场项目、106米客滚船、2800客豪华型客滚船、深海采矿船等。这些产品技术含量高、建造工艺精、设备配置全、附加值高,基本上在国有或国有控股船舶企业建造,并成为福建的一个品牌。
另一种是大众化的船舶产品,例如:近海远海的小型渔船、砂船、趸船、内河运输船、渡船、简易货船等,尽管其技术含量不高,但与民生工程息息相关。这些产品订单多数凭“老朋友”、“老客户”、“回头客”、“场地外租”、“联合建造”、“垫资”等形式获得。这类船常常是甲工厂能造,乙工厂也能造,因此价格竞争十分激烈,尽管对船东十分有利,但对企业来讲有活干、人心稳。
此外,还有遍布福建沿海、沿江的修船企业,其中也有一些改装船工程(尤其二手船修复)等业务,这也为福建船舶企业分流产能,走好企业自己路提供了良好机会。再一方面,有资质的船舶企业也承接了诸如桥梁、风电的钢结构工程,以及市政工程等,形成了多元化经营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