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立新公司所取经营成果时,董事长陈甫敬特别强调,近几年船舶市场总体呈现持续低迷,但由于政府及时出台政策,尤其渔船燃油补贴,燃油补贴的对象包括依法从事国内海洋捕捞、远洋渔业、内陆捕捞及水产养殖并使用机动渔船的渔民和渔业企业。这项政策促进了渔民淘汰老旧木质渔船积极性,提升建造新型渔船的热情,这给造船知名度高的企业带来了良好机遇。因此,立新公司从2015年1月至2017年的3月,巳经连续承接了近海与远洋渔船230多艘,截至目前巳交付了134艘,在闽东乃至福建省均排名第一。
在谈到立新公司怎样做好自身建设、满足大订单建造的需要时,董事长陈甫敬说,企业发展是硬道理,怎么发展好是企业掌门人的关键所在。这几年,立新公司首先从提高经营团队素质与能力为抓手,董事长及经营班子成员均加强培训,尤其参加在北京举办的“总裁班”,接受系统课程的专业培训,到目前为止公司所有参加的人员巳经结业,并返回各自领导岗位,有力地推动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其次,加强企业内部的传、帮、带工作。就是实行一级带一级,总经理带副总、副总带分管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带其下属,以此类推。让公司形成一牢固的传、帮、带的闭环,从而提升公司全员整体素质。公司还对在传、帮、带中做出成绩的人,每年在9月10日“教师节”的时候进表彰,并颁发奖品、奖金等,形成一种特色的企业文化。
此外,该公司董事长陈甫敬说,立新公司加大防风险力度,确保企业持续稳健发展,采用了与企业相适应几个举措。
一是降本增效。
立新公司投入资金购买新设备,釆用两台等离子切割下料,并实行24小时三班倒,一台等离子切割机就能顶得上50~60个人工的工作量,而且切割速度快、质量又好、还节省原材料消耗。另外,由于大批量新船建造,仅配套的尾轴、舵轴、中间轴等一年就超过几百根,若靠外协既花钱,又很难保证生产节点的需要,为此投资购买新车床、铣床等对轴类进行加工,这样完全确保质量与进度,又肥水不流外人田,还增加员工的收入。
二是充实人员。
由于立新公司造船量的猛增,原有的人员就显现不够用,在进一步发挥原有的人员积极性外,还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人员,进一步充实公司相关岗位。另外,又向重庆、河南、四川、云南等地聘请专业工程队加盟,现有生产一线人员高达600多人,这样就做到了人员与业务量的合理匹配,加速了船舶建造进度。当前,立新公司一艘新型渔船建造周期快则4个月,慢则6个月,即便是6个月也比其他船企9个月快得多,这也成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早一天把渔船交付渔民,让渔民也早一天得到政府的燃油补贴。因此,立新公司将科学安排工序,尽可能缩短建造周期,力争提前交船。
三是及时为船东垫资。
渔船大部分是由渔民出资建造的,然而大多数渔民并不是都等钱攒够了再去造船的,而是靠东拼西凑的。有时就缺那么30~50万元不知怎么办时,立新公司就主动为其垫资,待渔船建成投产赚了钱后再还款,这样人性化的垫款合作取得很好效果。这也改变了过去几户渔民合造一艘渔船的现象,转变为如今一户造一艘,甚至呈现一户造多艘船的可喜局面。这种为渔民垫款造船的形式,后来被本地银行、信用社、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引用,得到了渔民普遍欢迎。近年来,仅福鼎市渔民通过这种垫款形式,就顺利地建造了100多艘新型渔船。
四是让船东拎包接船。
随着企业服务的进一步深入与细化,立新公司所有新船建成后,必须将全船卫生及其设施全部清扫整洁。用陈甫敬的话说要达到“美的程度”,让船东感到有一种“新家的感觉”。换句话说:船东只要拎着包来立新公司接船就行了,什么事也不用自已动手了,让船东接船变为一种享受。
五是经营成果让员工共享。
立新公司经营者认为,企业的发展是靠广大员工努力拼搏来的,因此,经营成果要让员工共享的。立新公司具体做法是,对于贡献大、表现特别突出的员工,分给公司股份;对于骨干给予加薪,以2016年为例,有的员工月增资1000元,有的月增资500元,这在许多员工中引起较大反响。
六是开发新船型满足新需要。
市场历来是不断地变化,船东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改变。为此,立新公司就不断地推出船东需求的新产品。尤其当今海钓成为一种新时尚,立新公司就不失时机推出钓鱼船,今年农历正月初六交付了2艘38米的钓鱼船,其装修豪华,并配备有包厢、卧室、娱乐设施、钓具等,一批来自俄罗斯、北京、西安、广东、深圳等的海钓爱好者齐聚立新公司,驾驶崭新的钓鱼船出海进行舒心的海钓。仅仅相隔不到2个月,船东又与立新公司签订3艘更先进、更豪华的钓鱼船。诸如此类的例子还不少。
最后,该公司董事长陈甫敬反复强调一点,造船企业从其成立之日起,就应该建立起与船东一道发展的理念,立新公司能有今天这样的经营局面,就是遵循这个理念的,并努力去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