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坚持“四谋发展” 推进海西建设——加快福建新型工业化发展

日期:2007-10-22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cfmif  点击:

工业是经济之基、财政之源、富民之路,随着海西建设的加快推进,工业经济的支撑和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工业、内贸增加值已占全省GDP55%以上。工业的地位越凸显,作为的空间就越拓展,肩负的责任就越重大。我们要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努力落实“四谋发展”实践主题,加快推进海西建设,加快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

    ◆好字当头谋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好”字当头谋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西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我们要深刻领会“好”的内涵,把握“好”的要求,真正将“好”体现在质量、效益、结构的有机统一上,体现在生产、服务、需求的有序衔接上,体现在工业增长、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结合上。

    一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不断壮大制造业规模,培育信息、石化、机械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临港重化工业发展,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抓好石化、铝下游产业链开发等项目,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把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围绕工业制造业、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渗透,直接作用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组织环节,延伸、拓展服务外包等新型服务业,促进服务与需求的有效衔接。

    二是以自主创新为支撑,完善、增强产业创新体系和能力。围绕产业推进产学研联合,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办好专业产学研现场会,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项目对接,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光伏、生物技术、环保、纳米材料、海洋等产业发展。围绕企业夯实创新基础能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组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大行业前瞻性技术、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等研发力度,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三是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建设发展节约环保型产业。全面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鼓励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加快淘汰高能耗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控制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发展。加大节能降耗投入,推广能源管理工作,抓好电力、煤炭、冶金、石化、建材、轻纺等重点行业节能,完善以省、市节能监测和服务中心为依托的监测服务体系网络,推动节能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利用向多元化、高效化、清洁化方向发展。

    ◆改革创新谋发展,着力破解工业发展中的难题

    改革创新谋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西建设的根本动力,是科学发展观的鲜明特点。我们要把握发展阶段的新特点,适应宏观环境的新变化,用改革的思路谋划发展,用创新的办法理性运作,实施好工业发展“八大战役”。

    一是实施做大工业总量战役,破解“量”的问题。“量”的问题是工业发展面临的显性压力,破解之道在于推进工业跳跃式发展。要加强产业导向,推进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链延伸、内聚、扩张,推动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发展,促进新增长点项目尽快建成、投产、达产,培育工业重点增长源,形成工业存量支撑、增量拓展的发展格局。特别是要深化国企改革,发挥国有资本在企业重组中的牵引作用,建立拉动投资的有效平台,鼓励战略投资者进入一般竞争性领域,靠上、联内、引外推进产业高位嫁接、横向联合、更新换代,把龙头企业和核心产业做大做好。

    二是实施提升工业竞争力战役,破解“质”的问题。“质”的问题是工业发展的潜在危机,破解之道在于提升品质、品牌。要提升产业品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与加强管理相互促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夯实企业管理基础,深入开展“企业管理年”活动,引导企业加强战略、生产、技术、财务等管理,完善营销联盟工作机制,开展品牌产品巡回推介活动,深挖市场潜力,扩大工业出口,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突出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品牌创建,支持品牌扩张,加强品牌保护,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融合发展,推动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竞相发展,打造一批产业名市、名镇,提升工业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

    三是实施六个辅战役,破解“和”的问题。“和”的问题是工业发展合力的保障机制,破解之道在于调控运行、保障服务。要把握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顺应工业经济的发展态势,扭住各辅战役的关键环节,将市场法则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遵循市场法则进行调控,有效解决工业运行中的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节能降耗战役关键在降耗,开拓市场战役关键在扩大有效需求、拓展两个市场,加强企业管理战役关键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金融保障战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役和行业协会发展战役关键在搞好服务。

    ◆以人为本谋发展,解决好群众和企业关心的问题

    以人为本谋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西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新型工业化的各环节,不断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新型工业化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和企业。

    一是在安全发展中保民安。安全乃民安之要,要强化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制,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监管,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增强突发事件的防范应对能力。保障食品安全,重点围绕“五类产品、一个行业”主要食品的污染,开展全面治理和专项整治,推进食品安全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等“七大体系”建设,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二是在促进就业中谋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充分发挥我省的人力资源优势,找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的最佳平衡点,把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同实现充分就业结合起来,在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扩大经济增长的就业容量。

    三是在整治环境中促民和。环境是民和之基,要围绕市场环境的突出问题,抓好整规专项整治、保护知识产权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诚信兴商宣传,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发挥生态环境对工业发展的调节、控制和优化作用,坚持在保护环境中推进工业化,促进清洁、高效生产,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避免对水、大气、土壤的污染,改善人居环境。

    四是在保障供应中稳民心。供应为民心所系,要着眼于扩大消费、繁荣市场、稳定物价、改善民生,加强粮油储备和省级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健全市场运行分析监测体系,增强应对市场运行波动和突发事件能力,保障困难群众生活,稳定节日市场供应。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切实做好煤电油运协调工作,建立救灾物资生产供应体系和应急调度机制,保证人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统筹协调谋发展,处理好工业协调发展的关系

    统筹协调谋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西建设的根本方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标志。我们要融入全局、服务全局、推动全局,统筹协调大中小企业、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一是促进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在构建工业经济生态链过程中,既要发挥大企业的主导和支撑作用,又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着力抓大扶小、两头并举,推进大中小企业群体的演化升级。要把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发展放到战略层次,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完善融资服务平台,鼓励创业投资发展,开展创业辅导培训,增强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生产的能力,推动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形成块、抱成团、聚成势,推进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梯度发展。

    二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着力把沿海打造成海西先进制造业核心区,并发挥内陆在海西建设纵深推进中的前锋作用,将内陆建成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腹地。要拓宽区域协作范围,依托闽东北、闽西南两翼,借助闽粤赣13市经济区、闽粤赣皖14市经济协作区、闽粤赣皖九方经济区、闽粤赣三边经济技术协作区等跨省区域性组织,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链跨地市、跨省区延伸,加快发展内陆县域经济,把内地建成产业转移的接纳基地、主导产业的配套基地、基础产业的供应基地,构建沿海临港新型重化工业区、闽东南现代工业密集带、内陆地区特色工业带,形成沿海一线、南北两翼及内陆地区间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是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发展。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着力把新型工业化从城市延伸到农村,从第二产业拓展到第一和第三产业,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产业,推进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沿海蓝色农业产业带和闽西北绿色农业产业带建设,借助加工业促进产业链层层延伸、附加值环环递增。用第三产业平台拓展第一产业流通,健全农产品流通营销体系,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网络,提高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用工业化办法推进城镇建设,以县城、中心镇和工业园区为重点,促进城市对农村的产业带动、市场联动,建设一批工业名镇和商业重镇。

 

(作者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33281.515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