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4年,福建船舶工业又传捷报。全省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创工业总产值280.1374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7.8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11%;2014年的工业总产值不仅比“好船市的2006年”的59.9471亿元多了220.1903亿元,而且创下了9年工业总产值连续增长的佳绩,在福建众多行业中名列前茅。
被冠以“福建省船舶工业龙头骨干企业”的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真正成为福建船舶工业2014年新增长的一大亮点。该集团全年创工业总产值100.3696亿元,不仅同比增长31%,而且占全省总产值的35.83%,还首次跻身于福建100亿元产业集群。同时,实现出口产值95.2398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0.6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4.3969亿元,同比增长18%;上交税金1.1603亿;并为社会提供数万人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福建船舶产业链的共同发展。
在全省船舶工业行业中,除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外,其它地区也呈现增长的总趋势。其中:福州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8.5905亿元,完成出口产值41亿元,同比增长8%;产品销售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25%。宁德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2.0796亿元,同比增长3%;实现利润1215万元,同比增长2%。龙海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3.6500亿元,同比增长4%。漳州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7.4284亿元。全省游艇(帆船)业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其他实现产值8.0192亿元。
与此同时,在2014年里,福建造船完工1027艘,总吨位90.8万吨,同比艘数增长23%;新承接订单806艘,总吨位81.8万吨,合同金额185.6亿元;手持订单532艘,吨位113.5万吨,合同金额379.5亿元。
业界专业人士指出:多年来,受全球航运与造船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船舶工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不断增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尽管外部市场环境对福建船舶工业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尽管福建船舶工业与造船大省相比总体盘子不大、总量偏小;尽管全球船舶市场疲软,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盈利难仍时时困扰着造船行业。面对船舶市场复杂和严峻的形势,福建省船舶工业企业直面危机,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重点,积极破解发展难题,坚持特色发展。尤其福建船舶工业依靠政府政策的指引与扶持,依靠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依靠银行金融业的贷款与融资,依靠福建造船人的诚信与拼搏,使福建船舶工业实现9年连续增长的可喜局面。
业界专业人士强调:福建船舶工业持续稳健发展,主要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企业科学合理定位。就是以科学发展的态度,将企业的经营定位、市场定位、产品定位、规模定位搞好。使企业围绕定位开展工作,并视市场发展变化,适时加以调整,让企业更有利于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坚持创新与技术进步。抓创新、促进步,保持企业有效的市场竞争力。近10年来,福建不断推出新船型、新技术、新工艺、打造新品牌、拓展新市场、赢得新客户。一些骨干企业呈现产品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做足一批,占领一方市场的新局面,
使企业经营工作得以持续推进。
三是坚持以订单促技改。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有相应的生产设施(设备)与之相匹配,当产品进行升级换代时,生产设施(设备)也必须适时地进行填平补齐。从经济角度衡量,企业从接到订单到产品开工,是要间隔一段不短的时间。这段时间可以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能扩充。这样既满足了产品升级换代过程的生产需要,又是获得最佳的“投入产出”的效果。
四是坚持有效的资源整合。造修船企业资源具有很多优势,但不是每家企业都“十全十美”的。因此,在造修船企业间进行资源整合,发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使福建船舶行业不投入或少投入的情况下。侠整体综合能力有所提升,为总装造船提供服务或保障。
五是坚持“调结构、转方式”的总思路。在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中,福建船舶骨干企业实施“因企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市制宜”的战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狠抓企业内部管理,创新经营理念,建立健全经营信息服务平台,努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加速产品升级换代,转换造船模式,走专业化分工协作道路等方式,促进企业、行业做活、做大、做强。
图为新型85米海工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