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前三季度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1%,增幅同比加快1.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实现稳中加快发展态势,但部分行业、企业受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生产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企业生产“高进低出”现象仍较明显。今年以来能源价格持续高位波动,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大,1-3季度我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5%,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仅上涨0.7%,两者相差2.8个百分点,比浙江、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等华东省份分别高0.6、1.7、1.7、1.7和1.9个百分点,“高进低出”状况比较突出,显示我省企业生产成本压力较大,盈利空间偏小。
二是电子信息产业增长回落。1-3季度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249.52亿元,增长13.4%,增幅低于上年同期14.4个百分点,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长水平7.7个百分点,若保持去年同期增长水平,将拉动全省工业增长加快约1个百分点;销售产值1090.83亿元,增长3.9%,增幅低于上年同期11个百分点,低于规模以上工业销售平均水平21.6个百分点。
三是规模以下工业生产仍较困难。1-3季度全省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增长8.1%,虽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但仍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低15.8个百分点,资金紧张、招工难、生产成本压力等制约规模以下企业发展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四是“两金”占用规模仍然偏大。1-3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和应收账款净额合计1739.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增幅较上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两金”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比重为39.2%,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高0.7和0.5个百分点。“两金”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比重较高的行业有:造纸及纸制品业50.1%、橡胶制品业49.8%、食品制造业49.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48.7%、专用设备制造业48.6%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4.6%等。
建议:以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优化为主线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落实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工业运行的协调调度,强化煤电油运等要素保障,突出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以及工业新增长点项目的跟踪服务。二是在深化项目带动的同时,着力实施好品牌带动,以品牌带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扶持品牌的政策体系,完善品牌的培育、激励、推介、保护等工作机制,支持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走以质取胜之路。三是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促进一批重要港区和工业聚集区新增长点项目尽快投产并发挥效益;做好与央企嫁接,加快石化、冶金等重点行业的改造。四是引导企业加强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