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过去几年,林辉煌怎么也没想到,一台机器竟然可以取代7到8个人的人力,一双鞋面的固定和绣花等技术完全可以靠机器自身进行自动化处理,而控制这台机器仅需要一个人的人力,生产效率却是人力的5到6倍。
林辉煌是泉州市一位民营企业家,他在3年前花了20万元从德国引进鞋面加工机械装备。他说,现在员工的工资高了,熟练工人少了,如果没有“数控技术”替代人力,一定是不能找到熟练工的。林辉煌把“数控”技术产业比作“阳光产业”。
泉州成为福建最大的经济体,强大的传统产业军团功不可没,由此催生出的泉州制造业体系更是打响了“泉州制造”的品牌。而眼下,泉州制造业所生产的机械制品却难以满足相关产业发展的需求,不仅设备技术更新缓慢,由此产生的用工难、产能低等问题也拉高生产成本,直接拖慢产业前进的脚步;更尴尬的是,外国的数控技术占据了国内行业的半壁江山。
如林辉煌一般,“数控技术”已成为泉州民营企业家普遍的需求。泉州紧抓机遇,在福建率先探索建设第一个“数控一代”国家级示范工程试点。这个试点的背后,究竟会让“泉州制造”如何华丽升级?人民网记者对此展开探访。
泉州建设福建首个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试点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技术对工作过程和机械运动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一代”机械产品相当于在机器里安装了一个“大脑”。“数控一代”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装备技术性能和附加价值、实现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促进机械产品向“数控一代”和“智能一代”发展,是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十二五”期间,国家以科技部、中国工程院等部委为主联合组织开展了“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在全国选择一些重点地区,在纺织、建材、印刷包装及其他行业机械全面推广应用数控技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去年11月,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率领“数控一代”专家国家组会同福建省副省长洪捷序在福州共同主持召开“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座谈会,福建省政府要求各地抓住机遇,积极组织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
泉州科技部门寻根溯本,将技术创新作为“泉州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在福建省科技厅的帮助下,泉州紧抓机遇,结合本地实际,迅速制订了实施方案,在短短数月时间的精心筹备下,启动实施,使得泉州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数控一代”国家级示范工程试点的建设点。
今年上半年,泉州市科技部门兑现支持数控工程专项资金2000万元,启动百个示范项目和百家示范企业,带动相关研发费用投入达10亿元。福建省科技厅迅速启动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给予1000万元支持。
企业高校专家联手创新“数控” 帮企业减少用工降低消耗
为抓好示范工程的实施,泉州市组织由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并设立常驻专家组,建立项目导师挂钩联系制度,具体负责对全市“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决策参谋、技术指导、项目评审等工作,此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012年12月,晋江市引进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设立晋江—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重点围绕晋江企业在自动化技术方面的需求,进行相应产品的自动化技术方面需求。目前,该研发中心已为晋江市纺织、食品、鞋材、建材等传统企业完成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技术方案60余套,成效明显。
晋江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李建华告诉记者,在研发中心的帮助下,企业可大幅度降低特殊岗位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工资环境。如为福派园公司安装“蛋糕吹膜除渣系统设备”,可替代长期在40到60度高温恶劣环境下工作的工人,而该机器的投入资金在两年即可回收成本。
帮助企业解决部分工段用工量大的问题,减少对工人的依赖。比如为晋成公司调试“大规格瓷砖自动包装线”,生产线可减少两班倒用工量30人以上,并大幅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为艾派公司改善“笔记本自动分拣设备”,实施后该生产线工人数量从15人减少到2人,1年半将收回成本。
帮助企业提高流水线生产效率,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如为华宇公司自动断线检测系统,已在华宇公司安装成功,该系统投入使用可为华宇公司降低疵品率5%,节约原料1000吨,节约原料费用1200万元;同时,减少用工量,可提高人力效率的300%,节约人工成本1600万元。
除此之外,泉州市还引进中科院、华中科技大学、哈工大、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高校、研究院所权威专家组成“数控一代”示范工程专家委员会,并设立多个数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及常驻专家组,根据泉州市重点产业和优势领域的特色进行技术指导和推广。目前,泉州已经举办多场“数控一代”机械产品推介会,为产品推广搭建平台,使技术深入到千万家企业。
泉州市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以来,数控创新产品加快研发和市场化的案例比比皆是:数控化装备开发方面,已研发出10个纺织机械新品种、6个建材机械新品种、4个工程机械行业新品种,机床产业中龙门加工中心涵盖所有国家目录产品,高端数控装备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数控系统推广应用方面,不断推动国产化应用,其中纺织鞋服产业使用国产数控和伺服系统1000多套,数控机床产业使用100多套,建材行业使用200多套;相关应用企业可减少劳动力用工20%—30%,有效降低工业生产能源消耗。
“数控技术不光是解决‘放工’、作业强度大、高污染、温度高的问题,更关键的却是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作业效率更高、更精密、标准化更高了。”泉州市科技局局长颜志煌道出“数控一代”技术的创新本质,“原来靠人工做不到,自动化后许多是按照标准来运行。”
“数控一代”背后:从引进到自主研发
一份由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国家税务局、福建省地方税务局、福建省科学技术厅于2013年12月31日共同发布的文件《关于贯彻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的通知》中规定,企业从事研发活动发生的包括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研发成果的鉴定费用、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维修等费用支出,可纳入税前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范围。
据泉州民营企业家林辉煌表露,“政府是有投入资金的,研发产品还抵扣了他几十万的税收”,他建议政府可引导企业协同金融部门推进多个融资渠道,同时在大企业的带动下,让数控一代技术企业成规模发展。
在税收上享受科研福利的不止林辉煌一家,部分企业还享受科技部门研发项目的资金支持。
作为冷染直喷行业的领军品牌,泉州石狮市日冠针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应用综合型企业,日冠自主研发出了与传统印花工艺完全不同的新技术,致力于发展成为一家提供冷染直喷技术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依靠别人的成果是没有出路的。”日冠企业董事长助理朱红波坦言,“数控一代”技术给机械企业带来一轮创新机遇。
该公司于2008年投入巨资涉足印染机械制造行业,研发环保、节能的新型印染设备。公司研发团队由20多名国内行业权威人士与高级工程师组成,研发的绿色环保印染机械,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朱红波说,2013年公司承担的一项福建省区域科技重大项目“高速导带印花机”,填补了其关键部件的空白——喷头,用工业喷头取代了目前所有纺织品喷墨机的文印喷头,使织物色彩浓艳,图案饱满,精度不低于1080DPI,印染速度提高了3-4倍。这种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新一代数码直喷印花机,改变了传统的印染印花工艺,更加低碳环保,但当时企业科研资金一时短缺,福建省科技厅为此以科技计划项目的形式支持企业100万科技经费,缓解企业的研发资金压力。
如今,该公司不仅也享受到科研的福利,还在本土服饰品牌企业开始应用,满足了当地中端企业的科研需求,产生良好的产业带动效应。他们推出的科研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导带机去年约销售210台左右,一台约60万元到70万元。
为解决好各个产业领域数控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泉州市科技局通过组织实施“蓝火计划”、产业创新转型“燎原计划”,面向全市企业、行业协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进行了2轮技术创新需求项目的公开征集,还面向国内各高校院所、创新团队等公开征集数控等重大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凝炼了一批数控技术需求和优先发展方向,与泉州市财政局会商、审核确定首批拟支持31个项目,并凝练6个共性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在全省首次采用公开竞争立项方式给予支持。
福建省科技部门有关人士表示,下阶段仍将倾斜支持泉州在龙头企业开展“数控一代”示范和应用。对于企业引进重大数控技术成果在泉州落地转化的项目,科技部门也将优先给予省重大科技成果购买补助,全力帮扶地方数控项目落地孵化,加快项目成果的转移转化。 探索可复制模式,示范带动福建全省示范工程全面推广实施。在此基础上,推动福建省进入国家实施“数控一代”工程示范省(市)行列,抢占未来“智能一代”发展先机,加快推动福建制造业转型升级。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