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近日召开常委会议,分析了我省第三季度经济形势,提出要实施两个“带动”,在继续抓项目带动的同时,实施品牌带动,使所有的工作都体现“好”的要求。这是省委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又好又快地推动海西发展而提出的重要举措。
近几年来,我省以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以重点带一般形成新的增长点,在项目带动下形成海西建设的合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形势下,省委按照十七大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举措,提出两个“带动”一起抓,这对持续我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发展质的提升,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品牌,是质量、特色、优势、信誉、水平、实力、效益等的综合体现,反映在我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无论是产品技术先进、质量优良形成的品牌,还是地方工作卓越、成效显著形成的品牌,都体现了一个“好”字。实施品牌带动,就是“好”字当头,用培育品牌、运作品牌的理念、方法、机制等,提升各项事业的发展水平,并动员方方面面力量,都来支持和促进品牌建设。
实施品牌带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海西建设的必然要求。十七大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按照这一新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实施品牌带动,就是结合本省实际,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思路和举措。通过品牌带动,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升经济发展质量;通过品牌带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节能降耗;通过品牌带动,提升科技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工作效能,在海西建设中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和“好”字当头。
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并涌现了许多品牌,为实施品牌带动创造了良好条件。从宏观上看,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大品牌。从微观上看,我省已拥有100项中国名牌产品,名牌数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五,还有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优良、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南平机制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品牌,又有“纺织城”、“鞋都”、“水暖城”、“瓷都”等极具产业特点的区域品牌。这些品牌引领我省各项工作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朝“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应当用好品牌,发展品牌,把品牌带动的重要举措,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带动各项工作的发展。
实施品牌带动,要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四谋发展”的实践主题和“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科学有效地实施品牌带动。要坚持改革创新,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体制机制,使品牌带动有可靠的制度保障。要勇于创新,既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又创新科学技术,依靠自主创新培育更多的品牌。同时,以品牌带动,推动各行业各领域追求卓越、优化管理、提升层次,不断有新的突破、新的建树。
品牌带动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各级各部门要转变职能、争先创优,为实施品牌带动提供政策、服务等方面的有力支持。企业是实施品牌带动的主体,要强化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加快管理和技术创新,推动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全社会都要积极参与,凝聚成强大合力,为实施品牌带动营造良好氛围。
海西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努力实现发展的新跨越。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个“带动”一起抓,必将有力地促进我省经济发展质的提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