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陆仁琪:机械工业国际贸易形势分析

日期:2013-01-23  来源:机经网    点击:
   

内容摘要:立足于扩大内需,守住自己的市场。走出去投资兼并时要谨慎、理智、科学、安全。企业在结构调整中,加强自主创新,攻克高端制造,既替代部分进口,又促进出口产品由中低档向中高档提升。传统出口产品保持市场份额,稳定产品质量、完善售后服务。

  中国机经网讯  2013年1月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三届五次会员大会在襄阳万达皇冠假日酒店三楼会议室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陆仁琪做了题为《机械工业国际贸易形势分析》的主题报告。现将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入世以来,机械产品进出口额逐年上升。在国际贸易中,遇到的摩擦逐年增加。我们需要分析形势,统一认识,减少摩擦,稳步发展。

一、机械行业面临国际贸易摩擦的形势严峻

1、摩擦的概况和原因

  贸易摩擦案件从数量上和广度上都有增无减,涉案金额逐渐增多,摩擦形式也日趋多样化。

  贸易摩擦原因,一是我国出口的品种和数量逐年上升,与部分西方国家或新兴国家形成了竞争的关系。二是形形色色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机械行业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形式

  —  技术贸易壁垒(TBT)

  —  补贴与反补贴(307调查)

  —  保障措施

  —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337调查)

  —  倾销与反倾销

  —  汇率摩擦,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  绿色壁垒,低碳经济趋向严厉

  —  社会责任,劳工标准、环保要求成为国际标准并进入商品贸易范畴

  —  海外投资、兼并引发的矛盾与风险增大

二、对2013年及未来几年机械工业国际贸易的预测

1. 国际贸易理论和中国国际贸易实践之间的错位及碰撞有常态化趋势

  国际贸易理论是西方国家创造总结的,是从追求财富的重商主义开始,总体上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主张贸易保护的理论

  一类是主张自由贸易、全球价值链理论

  一类是主张干预贸易的理论,即新国际贸易理论

  我国已深入融进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伸爆发的金融危机促成了部分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明显退缩,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所加快。这与我们的高速发展步伐发生了错位和碰撞。我们面临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冲击和风险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好转或减弱。

     

2、国际市场分析

  发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欧盟的债务危机都在继续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缓慢地复苏,但增长的动力不足,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经济体需求疲软,结构调整缓慢,能源价格上扬。对我们而言,外部需求萎缩已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继续维持机械产品出口的高速增长也不再可能。

——美国市场分析

中美机械工业进出口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我国已成为美国贸易救济措施的首要对象,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案件增多,并从传统产品向新兴产业蔓延。

  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和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凭借技术、标准、专利、知识产权的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可能对我形成“技术封锁”。

  美国积极推出太平洋合作伙伴计划(TPP),想在亚太地区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控制亚太经济、军事,将中国排斥在外。

——欧盟市场分析

中国-欧盟机械工业进出口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欧盟一体化(27个成员国)、欧元区(15个成员国)的建立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各成员国及人民均从中受益。

  欧债危机的根源是内部经济失衡、体制缺陷、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分散的财政政策难以协调。

  欧债危机蔓延的结果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缓解矛盾,欧盟在困难中前行

  二是欧元区崩溃解体,欧盟发展另寻新格局

  我们的上策是救助欧元区,以加强深化和欧盟的合作。而下策则是充分考虑应对欧元区解体带来的风险。

——东盟市场分析

中国-东盟机械工业进出口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2010年1月1日,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FTA)正式建成并启动。经过实践,经贸合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我机电产品出口东盟优势明显,中国机械产品对东盟而言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在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中,我们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克服中国企业在当地的竞相压价、恶性竞争及产品的质量问题。

  2015年东盟将建成东盟共同体,将安排降低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时间表,投资自由化的具体政策。我们应加以关注。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46944.718 s, 2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