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对山西企业集团科技创新的探析与思考(1)

日期:2007-11-16  来源:机经网  作者:cfmif  点击:

进入“十一五”规划期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山西实现“三个跨越”、走出“四条路子”、建设国家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源基地和新型工业基地的总体目标和思路。这些重大战略布局和举措中,科技创新是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决定性意义的关键环节。新时期山西省经济发展向科学技术提出了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因此,加快山西省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步伐,推进山西省经济增长由资源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转变,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成为当前山西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新任务。
  一、科技创新现状
  企业集团作为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旗舰”,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之路,为全省企业科技创新起到了引领效应。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山西省企业集团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把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国际化品牌,以科技促发展,以创新拓展新领域,对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科研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成熟的研发机构。据对全省127家企业集团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目前山西省大企业集团的技术中心建立情况良好,45.7%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中心。从技术认定级别来看,国家级认定的比重占到20.7%,省级认定的比重占到44.8%,其他级别认定的比重占到34.5%;技术中心建立方式来看,主要有三种方式,企业独立组建占据首位,比重占到86.2%,而与科研机构合作、与高等院校合作的比重分别占到8.6%和5.2%;从技术中心的设施、经费和人员情况来看,完全满足、基本满足的比重占到86.2%。这些企业由于拥有较好的科研环境,使得企业科研人员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多数企业的科研人员有着较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对企业大力开展科技研究,研发新产品,吸收和消化新技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科研经费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企业要加大科研力度,就需要配备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较高水平的研究人员,而要保证设备的到位及科研队伍的不断壮大和稳定,就必须有充足的经费。从全省企业集团研究开发(R&D)费用投入情况来看,至2006年底,127家企业集团研究开发费用为42.8亿元,同比增长66.4%。企业进一步加大了创新工作的人、财、物投入,为技术创新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财力和人力保障。阳煤集团作为我国的无烟煤基地,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工作的开展,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同时企业拥有稳定的资金渠道作为支撑,从2004年到2006年企业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分别为1.05亿元、1.23亿元和1.07亿元,在科技活动投入的经费更是逐年加大,2004-2006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分别为2.4亿元、4.13亿元和5.3亿元。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从而对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持。

3、科技创新成果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技术创新,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从全省127家企业集团获得专利情况来看,近三年共获得专利申请500项,其中获得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为472项,其中已应用专利比重为94.4%;从近三年获得科技进步奖的情况来看,获奖数量为366项,其中国家级28项,省(市)部级250项。如太重集团生产的大吨位起重机为目前世界上规格最大的铸造起重机,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00%,同是也是世界上取得业绩最多的企业;阳煤集团的“高瓦斯易燃煤层高产高效综放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应用”项目,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自主研究开发的“R型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及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新产品填补了我国该产品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4、产学研合作成果显现。产学研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一种“利器”。山西省企业集团科技创新过程中,在产学研方面做了积极进取的工作,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技术力量、人力资源优势,实现成果转让,充分体现了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原则。2006年全省企业集团与大学、研究机构签订研发合同或有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的企业比重占到46.5%,对山西省企业集团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太重集团就与十多个院、所、公司保持合作关系,同时利用太重集团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有利条件,与部分高等院校博士后流动站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5、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2006年,由于全省企业集团加大科技投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显著增长。全省127家企业集团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09.6亿元,同比增长46.4%。从阳煤集团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来看,近三年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其中仅“高瓦斯易燃煤层高产效综放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应用”一个项目,每年可为集团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新增利润2亿多元,该项研究成果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另外自主研发的“R型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及矿用隔爆移动变电站”等二十多个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每年为企业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37398.828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